武环复〔2022〕12号 A 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011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7-18 17:00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吴启兵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重化工产业集聚区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支持力度的建议已收悉。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青山区(化工区)钢铁、化工产业和能源结构绿色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建立健全以非现场监管和智慧化监测的现代化环境监管体系”等建议对深入推动重化工产业集聚区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衷心感谢您对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严格执行《环评法》《长江保护法》《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等有关法律法规,坚决贯彻落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高耗能排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一是全面梳理排查拟建、在建和存量“两高”项目。严格落实“两高”项目清理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的管理要求,对国家明令禁止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一律不予受理,对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两高”项目的环评文件也一律不予受理。二是高标准开展技术审查。按照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区域削减措施监督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对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两高”项目,研究制定配套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较好解决天承科技、晟特化工、三江化工等一批重点项目总量问题,高效完成项目环评审批。三是实行重点项目环评动态管理。按照“提前介入、专人负责、全程服务”的原则,对照《2022年全市重点项目清单》,建立辖区重点项目环评管理清单,对重点项目进行分级分类、责任分解、落实到人,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有效指导企业开展前期工作。

(二)充分发挥规划环评指导作用。先后完成青山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工业倍增示范园区规划环评跟踪评价、武汉化工新城总体规划环评跟踪评价、青山区(化工区)北湖产业园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审查工作,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提出了区域开发的环境限制因素和行业导向,提出了生态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和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指导青山区加快解决北湖地区存在的工业发展空间不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区域环境质量不高等现有问题,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推进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积极支持区域内重点工业企业加大治污减排力度,对改扩建项目积极推动企业采取“以新带老”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升企业环境治理水平。近年来,加快完成武钢有限、中韩石化、武汉有机等企业各类节能减排以及产业转型类30余个项目等环评审批,推动项目尽快发挥环境效益,进一步减少区域污染物排放量,促进区域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四)支持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2020年,青山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完成了68个循环化改造重点项目,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构建了钢铁、石化、电力、节能环保四大产业循环链条;固废资源实现零排放,武钢、武石化、青山热电厂之间实现了富余蒸汽、氮气等二次资源互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推广,重点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审核全覆盖;先后投入24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6亿元开展湖、山、港、渠、闸、园等生态要素的生态修复,创造了重化工业集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青山模式”。

(五)督促企业环保设施提标升级改造。运用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开展监督执法,武钢有限建设有95套污染物在线监控设施,实现主要污染物全覆盖监测;同时建设有4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站、29套环境空气质量微站,全天候监测厂区环境。中韩石化11个主要废气排放口装有在线监控设施,在厂界四周安装了7套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系统,并通过移动走航监测车和VOCs检测仪,实时监测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情况。督促武钢有限及焦化公司积极落实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要求,不断加大粉尘治理力度,按时序进度完成炼铁原料厂料场封闭改造。督促武钢有限完成钢轧区域、铁前区域、焦化区域、工业港区域(B泵房区域)、烧结新区及钢电公司区域等五个区域初期雨水收集、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生活废水收集和一体化处理装置,实现生活废水经处理后回用,提高工业废水回用率。督促中韩石化乙烯厂区开展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A级创建,中韩石化炼油厂区开展B级创建。

(六)持续加大资金倾斜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青山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等相关工作。2019年以来,持续向青山区(化工区)安排中央大气污染防治项目资金约1.23亿元,在全市占比73.2%,用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武汉平煤武钢联合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国电青山热电有限公司、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气污染治理项目补助,有效推进完成了一批重点治理减排项目,如锅炉脱硫脱硝、料场环保改造、原料及备煤系统环保综合改造、皮带通廊及转运站封闭改造、四炼钢除尘改造等专项整治工作;安排省级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以奖代补资金509余万元,用于支持青山区及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相关辖区企业开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相关工作,发挥了明显的减排效应。2020-2021年,武钢有限公司7#高炉热风炉预热器改造项目、武钢有限公司能源管理系统改造工程、宝武环科武汉金属资源有限公司新建钢渣二次加工中心项目等一批节能技改、资源综合利用、能源在线监测、城市矿产交易项目获得省级、市级专项资金逾1000万元。按照“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惠益共享”的原则,在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从不同渠道筹集资金,鼓励企业参与,利用国家贷款、商业银行贷款、BOT、TOT、PFI、PPP等多元化融资方式,为青山区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了资金支持。2021-2025年,青山区计划实施生态治理和污染防治项目6大类44项,总投资约188亿元。

(七)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2021年以来,为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建设,青山区通过购买监测服务的方式,新建7座小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全区街道小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数量达到11个。加上青山钢花国控空气自动站、化工区站省控站点及后山村站市控站点,全区共有14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形成了覆盖全区的空气自动监测网络。为加强长江青山段水环境保护,全面了解掌握有关排口水质情况,在长江考核断面上游4个主要排口建设了4个水质自动站,显著提高了入江排口水质监控能力,为长江水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持。同时,按照全市环境管理要求和统一监测计划,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强对全区重点水体、地下水、土壤、污染源的手工监测。

(八)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青山区生态环境监管队伍较机构改革前有了较大扩充和结构优化。截至目前,共有在编执法人员14名,协助执法人员7名,全面实行持证执法。加强执法人员的装备配备,六大队(青山)已配备移动执法终端、4G上网卡、执法记录仪等现代化监管设备,搭配环境监测网络,结合监测平台数据,能够实时掌握辖区重点排污单位大气、废水的排放情况,执法标准化建设已取得一定进展,为建立健全非现场监管和智慧化监测的监管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打下了良好基础。2021年,青山区共实施生态环境行政处罚32件、罚款200余万元,其中2件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行政处罚案件数和金额均位居全市第一。在2021年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中,被交办投诉件数量全市最少。全年信访投诉受理率、处理率、回复率(除在办件)均为100%,无非正常上访现象发生。

(九)加大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宣传力度。组织媒体深入实地积极宣传青山区(化工区)污染防治工作成效,2019年中华环保世纪行《湖北长江岸线码头整治,硬解“临江不见江”困局》、长江日报《央媒记者镜头聚焦武钢拆焦炉》、《优化营商环境促武钢绿色发展》、《这群孩子走进戴家湖公园,寻找大自然里的“本草纲目”》等一批报道展示了青山区实行结构调整践行绿色发展的举措与成效。2018、2019年武汉市纪念“六五”环境日活动主场设在青山区,组织省直机关工作人员与市民一起在青山江滩、武石化直观感受青山区生态建设成效。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统筹污染防治攻坚和长江高水平保护。《武汉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体措施》先后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即将正式印发。《武汉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并正式印发。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发挥协调推进作用,指导青山区全面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照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时间表、路线图,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二)加强“两高”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在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的同时,以环评审批、排污许可管理等工作为抓手,严格落实区域污染物削减、“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要求,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青山区(化工区)钢铁、化工产业和能源结构绿色化。强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继续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领域,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建立健全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推进执法能力规范化建设,提升非现场监管能力和执法效能。通过日常监督执法,促进企业进一步提升环保意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2022年7月18日

分管领导:罗  巍         联系电话:85806926

经 办 人:谈  元         联系电话:85806687

邮政编码:430015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