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环复〔2025〕11号 A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20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7-29 10:05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袁明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武汉举办国际自然生态摄影大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们认为您为开展国际专业类自然生态摄影赛事提出的意见建议很好,对我们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宣传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

一、立足职能定位,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宣传

作为全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全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计划,推动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记录与展现美丽武汉的自然生态影像,是传播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

但鉴于国际摄影赛事属于大型涉外文化交流活动,其组织筹办涉及宣传推广、文化旅游、场地管理、艺术指导等多个方面,需要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局、市园林林业局、市文联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协同合作,其职责超出我局职能范围;该赛事项目资金未列入我局2025年预算,缺乏独立承办所需资金保障,仅靠我局力量难以有效推进。我局将立足职能,在生态环境领域积极协同配合,提供必要的生态环境资料与专业支持。

二、展现生态底蕴,提供广阔自然摄影素材

武汉坐落在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166个湖泊星罗棋布,165条江河纵横奔流,“沉湖国际重要湿地”享誉中外,被誉为“候鸟天堂”和“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105公里世界最长最美城中湖东湖绿道,构成独特的城市景观。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串联11个江滩公园,打造世界级滨水空间。2024年全市各类公园总数达1024个,稳步迈向“千园之城”,成功举办2024年世界花园大会,打造最美汉马赛道、最美樱花季,凸显“湿地花城”亮点。累计打造1640个“无废细胞”,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3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6个等等。良好的生态禀赋为自然摄影提供了丰富素材,生态保护工作从一个个具体行动落脚到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成果,也为生态摄影师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创作空间。

三、创新活动方式,丰富自然生态影像内涵

一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运用影像力量传播生态文明理念,2020年,聚焦武汉“江、河、湖、水、山、林、田、草”等,联合长江日报影像自然工作室,成立武汉“绿镜头摄影队”和“武汉江豚摄影志愿队”,并入驻长江网小程序“长江头条”,摄影师在“长江头条”上积极发布自己的影像日记,通过市民镜头用影像定格武汉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的共生之美、“美丽武汉,志愿有我”的共济之美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带来的共享之美。围绕“湿地花城”“滨水绿城”“宜居新城”等主题,连续三年举办“武汉绿镜头”生态摄影活动,生动展现生态大武汉的独特魅力,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四、强化专业支撑,保障生态摄影内容供给

围绕自然生态摄影的有关需要,我局可提供反映我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显著成效的素材,分享长江大保护和湿地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典型案例,推荐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拍摄点位,协助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参与评审,提供生态环境专业资源对接,开放环保设施单位拍摄场地,协调共享生态监测相关资料,组织生态环境志愿队伍参与赛事服务等,为摄影师提供拍摄灵感和技术帮助,为国际自然生态摄影大赛提供多维度、专业化的支持。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实际,积极配合支持相关单位创新活动形式,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生态影像呈现与传播方式,联合武汉国际传播中心、长江国际传播中心等平台渠道,全方位展现武汉“清水绿岸、鸟语花香、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扩大美丽武汉的影响力,提升美丽武汉的国际美誉度,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武汉智慧。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7月29日

分管领导:任宪友     联系电话:85807098

经 办 人:闫成义       联系电话:85805339

邮政编码:430015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