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盟:
市民盟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能力有关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市民盟对我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所提建议针对性强、切实可行,为我们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经商市农业农村局,现就我市相关工作情况答复如下: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是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我局自负责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以来,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对接,全面摸清底数
从2020年开始,我局就着手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并积极与市农业、住建、水利、规划、财政及和各相关区政府对接,了解前期农村环境整治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等基本情况,并多次到现场了解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现状。同时,按照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19〕826号)要求,组织各区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工作,定期将排查信息上传黑臭水体治理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农村黑臭水体“一本账”。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出农村黑臭水体213条,累计完成治理134条(含国家试点项目内60条、各区自行治理74条)治理任务,剩余79条国家试点项目内黑臭水体正按照序时进度推进中。
(二)深入谋划,积极申报国家试点示范
抢抓全国第三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申报契机,积极申报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和省级奖补资金支持。分管副市长专程赴生态环境部、财政部沟通汇报并参加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竞争性答辩,多次召开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专题会,同时安排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生态环境局率领试点项目专班赴前两批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学习考察,试点项目专班邀请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赵世新司长赴新洲区实地督导已完成和预治理的农村黑臭水体,邀请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负责人多次到市生态环境局和5个试点区进行座谈指导,聘请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试点项目技术支撑单位,编制《武汉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和《一水一策项目清单》。我市于2024年5月30日在17个申报城市中以第三名的成绩入选第三批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城市,获中央财政定额奖补资金2亿元,省级财政奖补资金2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25亿元,有效解决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资金短缺难题。
(三)跟踪调度,推进工作落实
为确保国家试点项目落地见效,力争实现在2025年底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内139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全市域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的目标任务。我市已成立农村黑臭水体工作专班,制定了《武汉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组织实施方案》《武汉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采取“投、建、管、运”一体化治理模式,由武汉碧水集团作为项目实施单位,统筹项目设计、建设和运维。同时,将农村黑臭水体纳入年度监测任务,对已完成治理的农村黑臭水体在第三季度前开展一次水质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确保经治理后的水体不返黑返臭。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为确保农村黑臭水治理取得实效,针对市民盟指出的我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设能力提升建议,我局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一)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治理路径
结合我市农村水体的污染组合特征和环境要求、水体功能以及产出效益,通过现状调查选取与目标水体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相适应的治理模式,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水系连通”四步推进的基本思路,因地制宜,以资源化、生态治理和可持续性为导向进行综合整治,采取“三格化粪池+人工湿地”资源化处理模式、种植本地水生植物和新建生态护坡等措施,有效还原水体从过去“黑脏臭”到现在“清如许”的良性生态和自然风貌。
(二)突出合力共治,建立长效运维机制
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贯穿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全过程,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前期谋划、工程施工、后期管护等工作,建立农村环境“网格员”制度,引导乡贤捐款、村民投工投劳形成合力;贯通融合黑臭水体治理与流域治理、农村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美丽乡村建设、小微水体治理、河湖长制落实等工作,整合部门项目、资金,扩大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搭建农村黑臭水体智慧化监管平台和APP软件,实现问题发现、任务推送、智慧指导、整改销号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服务,确保治理工作高效、持续推进。同时,制定《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长效管护管理办法》,明确长效管理模式、维护内容、职责划分及市级自验收标准,建立定期监测机制,确保全市农村水体治理“长制久清”。
(三)强化示范引领,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武汉样板”。分区有序推进试点项目,指导每个区精心选取1-2个水体作为治理示范样板,通过样板打造,及时总结凝练试点示范经验,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市其他地区对标先进、借鉴经验,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通过展示治理成效,讲好“治水故事”,切实提升村民对水体污染危害的认识、治理必要性的理解以及参与治理维护的积极性,引导村民自觉养成爱护水环境、规范排放生活污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良好习惯,营造全民参与治理的良好氛围,为加速推进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从“点上突破”向“面上开花”转变,全面提升治理水平和成效的可持续性。
感谢市农民盟对我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关注与支持我市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7月22日
分管领导:罗巍 联系电话:85806926
经办人:刘金伟 联系电话:85805725
邮政编码:430015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