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发改、经信、科技、生态环境四部门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1-08-28 09:20 来源:长江日报
索 引 号: 731074791/2021-71260 分     类: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发布机构: 长江日报 成文日期: 2021-08-28 09:20
文   号: -- 发布日期: 2021-08-28 09:20
效力状态: 有效

7月26日,中共武汉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中共武汉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并答记者问。

贯彻落实中共武汉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回答相关举措。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孟武康谈打造区域协调发展引擎:

建好“一圈”,引领“一群”,联动“一带”

打造区域协调发展引擎是《实施意见》明确的重点任务,孟武康说,中央明确要求“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城市群、都市圈将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重要载体,成为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武汉都市圈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已启动《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孟武康表示,当前我们的工作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建好“一圈”,引领“一群”,联动“一带”。即以加快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为突破口,完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机制,引领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发挥长江经济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叠加效应,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

具体举措:坚持“九城即一市”的理念,加快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推进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建设“便捷、创新、开放、共享、绿色、活力”现代化城市圈,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主支点、全国重要增长极。

目前,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实施意见、三年行动方案和2021年工作要点等纲领性文件已编制完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协调机制已经建立,九市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交通、科技、政务服务、生态环境、水务等部门实现常态化对接交流。下步我们将在规划方面,积极探索跨区域协同规划编制和实施。在交通方面,推进市域铁路工程、地铁建设,打通跨区域断头路。在产业方面,积极探索联合招商,相互邀请参加项目集中签约大会,共同推进“十大”示范工程。在科技方面,加快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共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在民生方面,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扩大职工医保异地门诊即时结算试点范围,持续深化武汉城市圈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党蓁谈推进产业转型提升:

加快建设“中国光谷”“中国车谷”等世界级产业集群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党蓁。记者任勇 摄

党蓁说,武汉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产业体系完整,门类齐全。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制造强市战略,加快产业转型提升,实现产业实力新跃升。市经信局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锚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高地目标,着力推进制造业转型提升,确保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27%左右,为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实施支柱产业壮大计划,持续提升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创新策源、集成配套、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设“中国光谷”“中国车谷”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实施技改提能工程,推动装备制造、先进基础材料、现代消费品等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大力培育商业航天、网络安全、北斗、人工智能、氢能等新兴领域,加快建设千亿级“星谷”“网谷”。

二是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加快国家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能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光芯屏端网、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系统研究产业链薄弱、缺失环节,制定“一链一表”“一链一策”,精准推进“稳链、建链、补链、强链”,做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标志性产业链。

三是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持续实施数字经济“573”工程,加快高速智能信息网络、存算一体数据中心、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基建”;大力发展数字新产业,强化光纤光缆、存储芯片、显示面板等研发制造能力;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赋能,促进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创新,力争建成1-2家全球灯塔工厂、培育10家互联网工厂、打造100家智能工厂和1000家数字车间,加快形成未来工厂梯队。

四是提升产业显示度、集中度。分层次建立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培育库,“一企一策”精准支持,助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做专做精,打造20家单项冠军、500家隐形冠军、2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建立亩均税收评价体系,推动园区腾笼换鸟、提质增效,确保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园区亩均税收不低于35万元,新城区重点园区亩均税收不低于20万元。

市科技局局长盛继亮谈突出科技自立自强:

制定实施制约重点产业发展“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清单

武汉市科技局局长盛继亮。记者任勇 摄

全会提出我市要突出科技自立自强,更加凸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功能这一目标,紧扣“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发挥武汉科教优势,以人才为核心、以平台为支撑、以转化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高效率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高产出全域创新空间体系,打造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创新新场景的重要策源地,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创新城市,成为全球创新版图重要一极。

盛继亮表示,作为科技部门,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统筹服务好各方面主体,整合力量,汇聚资源,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实施科技创新“十大行动”,着力把东湖科学城打造成世界一流科学城,努力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坚持“一室一策”,建设运行湖北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推动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构建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集聚发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加快推进精密重力测量等设施的建设和武汉光源等设施的预研预制。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国内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在汉设立分支机构。

二是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联合技术中心,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展自主可控技术。聚焦光芯屏端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以应用开发牵引基础研究,制定实施制约重点产业发展“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清单,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制度,打造一批国之重器。

三是协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成果“四权”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培育引进骨干型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完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布局建设一批综合性中试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专业中试基地,激发工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活力。深入推进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围绕重点领域举办高质量的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

四是引领营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围绕“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体系,引领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创新、支持创新,加快推进全域自主创新,营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促进双创孵化机构专业化提升、精细化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和创新团队快速成长。积极推动创新街区、创新楼宇建设,促进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发展,形成全城创新格局。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阎忠宁谈落实落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全力以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阎忠宁。记者任勇 摄

阎忠宁说,展望未来,将以《意见》为指引,全力以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对标对表,科学谋划各项目标任务。立足《意见》提出的目标要求,科学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目标、具体指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等,出台《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同时,加紧编制空气质量改善、水生态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等专项规划,形成以综合规划为统领、各专项规划为支撑的“1+X”规划体系。

二是突出重点,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在治气方面,聚焦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统筹抓好工业源、移动源、城市面源等污染治理,实行大气污染防治“一点一策”。在治水方面,统筹推进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梯次实施重点湖泊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在治土方面,强化农用地环境管理和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加快建设超大城市固体废物处置体系,重点推动区域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建设。

三是抢抓机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将抢抓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落户武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启动“双重机遇”,把降碳摆在更加突出优先的位置,积极争取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鼓励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带动低碳产业发展。着力推进近零碳、低碳试点示范建设,力争打造一批“碳中和”工厂、景区,建成一批“近零碳示范”机关、学校、社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四是做好支点,引领周边城市共治共保。开展武汉城市圈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编制《武汉城市圈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逐步统一新建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要求,统一现有企业和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尽早在武汉城市圈统一实行最严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武汉城市圈水污染防治共治共保,建立流域共治机制和上下游协调联动机制,实施跨界河湖全流域水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助推流域水质逐步改善。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马振华 见习记者雷心蕊 郝天娇 实习生刘晓鲜 摄影:记者任勇 


【 打印 】 【 扫一扫 】
【 收藏 】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