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31074791/2020-827169 | 分     类: | 政务公开 |
---|---|---|---|
发布机构: |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 成文日期: | 2016-02-17 09:49 |
文   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16-02-17 09:49 |
效力状态: | 有效 |
近年来,武汉市将做好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和颗粒物源解析工作作为基础,多次将空气质量改善作为十件实事之一,不断为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和空气质量的有效改善提供技术保障。
起步早、项目全、配置合理的全功能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武汉市空气自动监测始于1983年,是国内最早开展空气质量自动在线监测的城市之一。现已基本形成包括地面监测网络、复合污染监测实验室、遥感监测和加强监测、预警预报体系等组成的大气复合污染监测体系。现有的地面监测网络有5类自动监测站点,包括涵盖所有行政区域的20个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监测站点、4个区域边界站点、1个路边交通污染监测站点、1个化工区污染监控站点和1个大气复合污染监测实验室(超级站),能客观评价武汉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复合污染监测实验室主要反映市域内污染特征,为污染溯源和区域输送影响提供数据支撑;边界点位于武汉市边界附近、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关键通道上,反映了区域间的大气污染排放的相互影响,监控武汉市与近邻省、市间大气污染输送情况;化工园区站点用于监控固定污染源和重点排污企业和特殊污染物浓度。
预警预报系统是由数值预报、统计预报组成的综合预报系统,形成空气质量预报平台和重污染预警平台,为空气质量预报业务和重污染天气预警提供强力支持。
积极开展大气污染物源解析工作,科学精准治霾。自2013年开始试行新空气质量标准后,武汉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大幅下降,细颗粒物浓度严重超标。近年来,随着各项强有力措施的不断实施,空气质量逐年改善,但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时有发生,细颗粒物污染尤为显著。大气污染物源解析是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的重要技术手段,开展大气污染物源解析工作已成为当前控制空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
为了弄清武汉市大气污染成因,明确颗粒物污染减排控制方向,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源解析工作于2013年启动,主要从武汉市空气质量状况、大气污染物浓度时空分析特征、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大气污染物传输规律、典型重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等方面入手,深入了解武汉市大气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特征,分析各污染源排放对区域大气形势的影响,量化各类典型污染源对大气污染物的贡献,阐明关键污染问题及其成因,对深入了解武汉市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12月,我市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成果通过了国家环保部、中国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三部委联合论证,使我市源解析成果更具科学性和指导性,能针对主要污染源,制定行之有效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也使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更具指向性。
加强协同合作,构建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全方位平台。一方面,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全面合作。武汉市三面环山,受地形影响,气象扩散条件成为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市预警预报工作需要环保与气象部门加强交流、携手合作,共同建立不利气象条件下空气质量和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监测预报预警响应、应急联动的工作机制。2013年9月,依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原则,市环保局与市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市环境监测中心与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合作开展了“武汉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项目研究,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一方面,积极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合作。2014年,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王自发研究团队研发的“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业务平台系统”,已逐步应用于我市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工作,主要是基于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NAQPMS)来构建武汉市精细化大气污染模拟预测系统。NAQPMS模式能够模拟武汉地区主要气象要素场时空特征,再现不同尺度不同物种大气污染物的时空演变特征等。同时,结合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人工订正等手段,不断完善预报产品,提高自身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依托现有技术水平,强化预警预报能力。武汉市早于2001年6月开始空气质量预报工作,预报项目包括未来一天API的指数范围、等级和首要污染物。2014年1月1日起,我市新版空气质量预报正式对外发布,通过市环保局官方网站、微博等途径,每日17时实时更新城区未来24小时AQI和PM10、PM2.5、SO2、NO2、CO、O3六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预报。近两年,我市环境监测中心不断整合技术优势,采用数值预报模型、统计预报模型和国家预警预报信息交换系统等多种预报模型产品,充分结合环境、气象等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得出空气质量预报结果,逐步提升预报准确率。2015年1月1日起,我市分四时段(当日20时至次日8时、次日8时至次日20时、第三日和第四日全天)发布城区未来72小时空气质量预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能力,扩大公众知情权。
当重污染天气发生时,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根据《武汉市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时启动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三级响应,同时做好公众告知,及时提醒、提前预警,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以减缓污染程度,保障公众健康。2014年1月、10月和2015年1月,我市分别启动了六次雾霾天气应急处置预案三级响应,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