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文化铸魂强思想 青春建功勇担当

发布时间:2023-12-16 09:10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下,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取得历史性成就,展现出恢弘壮阔的新气象。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首次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期,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宣教中心青年工作小组以“文化铸魂强思想 青春建功勇担当”为主题,开展交流学习。

活动中,周新同志领学全国、省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金宪琦同志领学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张士霞撰写的《大力弘扬生态文化 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及中国文联主席铁凝撰写的《江山多胜迹 炳耀新文明》等文章,小组成员观看《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汇聚复兴伟力》视频。大家就如何将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际效果转化为创新开展生态环境宣教工作的实际行动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心得体会。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几位青年代表的心得:

立青春奋斗之志 赴生态文明之约   

办公室 李小溪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既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和传承,也是对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和弘扬,同时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坚守和推进。

青年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主体。作为新时代的环保青年要立青春奋斗之志、赴生态文明之约,实干担当,争做干事创业的行动先锋。求真务实,争做作风优良的奋斗先锋。争当“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让良好生态成为武汉最持久竞争力,让绿色成为城市最靓丽风景线。

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永葆文化自信

宣传科 刘雅进

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生态环境宣教工作人员,推动新时代生态文化繁荣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我们要坚持学习、深入实践,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长江大保护、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为建设美丽武汉,积极弘扬生态文化,以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培育美丽武汉建设的社会基础和人民力量,共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作为青年工作者,我们要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文化大繁荣。

党建引领把方向 文化铸魂谱新篇

教育科 金宪琦

思想是旗帜,指引光明的方向;思想是明灯,照彻前行的道路;思想是火炬,集结创造的热望。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我们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核心业务,与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结合,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作为生态环境教育工作者,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精髓内涵,以文化产品为载体,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生态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让生态文化软实力成为推动生态文明的“新引擎”;提高讲好生态惠民故事本领,采取老百姓乐于接受的宣教形式,用更加贴近群众的方式来讲好生态环保故事,把故事讲得精彩纷呈、讲得娓娓动听、讲得直抵人心,让每一份努力都汇聚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积极弘扬生态文化 提升公民环保意识

网安科 周  新

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纳入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宣教工作中,积极弘扬生态文化,提升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今后的工作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和历史担当,体现出我们胸怀天下的人类情怀,共同服务于为人类谋大同,为人类的未来提供文化滋养,为世界贡献我们所独有的中国智慧。

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政数科 张  芷

首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同时,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文化是多元的,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保持文化自信,不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欣赏不同文化的美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文化共同繁荣。

最后,坚持守正创新。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创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以文化自信为动力,学习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生态文学是凝聚生态文化结晶的形式,是传承生态文明精神的载体。下一步,宣教中心青年工作小组将组织生态文学读书会,通过阅读生态文学,弘扬生态文化,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