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支点建设当龙头·机关先锋勇担当㉛丨筑牢生态环境准入防线 为打造全国生态保护新高地蓄势赋能——市生态环境局 余盛颖

发布时间:2025-08-26 09:08 来源:武汉机关党建、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精神,市直机关各单位在集中学习基础上,组织党员干部结合岗位职责,谈认识、谈体会、谈举措。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开展了征文活动,征集了一批优秀文章,现开辟“支点建设当龙头·机关先锋勇担当”专栏,集中展示广大党员干部围绕支点建设七大战略,以先锋之智凝聚发展合力,以龙头之姿勇担支点使命,在学思践悟中强党性、在履职尽责中显担当的生动实践,为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贡献机关力量!

本期刊发

市生态环境局  

行政审批处  余盛颖

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明确提出要“实施美丽湖北建设、提升生态承载力”的重大部署。行政审批是生态环境系统的“守门员”,必须深刻领会“在支点建设中当号龙头、走在前列”的政治要求,全力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环境准入监管体系,为打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提供坚实支撑。

一、强化制度创新,筑牢生态准入“防护网”

市生态环境局服务企业促项目落地。

应当坚持以生态环境准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提升”。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协调联动机制,协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流域综合治理深度融合,强化部门联动协同和监督考核,推动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落地落实。另一方面需要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体系,持续完善排污许可管理模式,建立排污许可多部门协同管理工作机制,推进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实施排污许可环境要素全覆盖,探索环境统计、污染源自行监测等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有序衔接,深入探索排污许可管理标杆企业、标杆地区建设,助力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二、优化服务保障,构建绿色发展“生态圈”

市生态环境局获得湖北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度排污许可知识竞赛一等奖。

生态环境准入是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生态环境部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方面需要坚持推进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研究制定具有武汉特色的优化环评服务措施,持续完善重大项目环评提前介入、实时跟踪服务工作机制,实行环境准入服务关口前移,在空间布局、产业优化、邻避化解、风险管控、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前介入并给予指导,着力解决项目环评审批中发现的难点、堵点、卡点问题,多措并举、提高服务效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环评保障。另一方面需要坚持严把环评审批关口,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全力支持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与武汉都市圈兄弟城市交流合作,共同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超低排放改造、区域污染物削减、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控等环境管理要求,推动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不断增加绿色低碳产业的比重。

三、锚定未来方向,绘就生态发展“新蓝图”

现场核查企业问题整改情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生态环境准入监督管理,为打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贡献更大力量。一方面全力服务重大战略实施,配合做好“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协调推动相关领域专项规划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全力保障纳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的重大项目实施,落实环境治理差异化管控要求,守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助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典范。另一方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造环评及排污许可管理智慧引擎,细化生态环境准入管控要求,持续加强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和排污许可证后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反环评及排污许可法律法规的行为,将高水平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后盾。

面对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所赋予的新使命,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在工作中勇当先锋、善作善成,为重大项目落地筑起“绿色屏障”,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绿色动能”,为美丽湖北建设贡献“武汉方案”,奋力在新的征程上书写生态环保新篇章!

来源:武汉机关党建、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