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美丽武汉 理润江城”2025年武汉市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交流活动在湖北省电力博物馆举行,来自全市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及志愿者代表40余人齐聚一堂,重温荆楚大地光与电的百年变迁历史,了解湖北电力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探索推进环保设施开放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办法。
“1893年,地处汉阳的湖北织布官局内,点亮了湖北第一盏电灯。130年来,湖北电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终成三峡电力外送的起点、西电东送的通道、南北互供的枢纽、全国联网的中心。”在湖北省电力博物馆内,大家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沿着从传统火电到风、光、储一体化的清洁能源发展脉络,沉浸式观摩一件件展品,了解电力系统和新能源应用示范等现代环保技术,全面感受电力行业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发展实践。
“讲好美丽武汉故事,不仅要讲故事本身,更要讲清故事背后的逻辑、理念与思想。讲解服务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联结,把文字变成生动的声音、有趣的故事。”宣讲环节中,中宣部“先进个人”、长江文明馆讲解员章悦以深受群众喜爱的江豚,到家门口的湿地公园,再到百里长江生态廊道,结合长江大保护背后的故事,从肢体语言、口语表达、讲解技巧等方面,鼓励大家将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与观赏性相结合,通过感性的叙事和讲解方式,激发参观者的共鸣,引导参观者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我们利用‘地下厂站,地上公园’复合空间,创新开展环保科普、线上直播,成立‘绿水青山’志愿服务队等,不断扩大开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铁路桥地下净化水厂讲解员李明蔚,分享企业打造“一空间”“一平台”“一队伍”开放体系,为大家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实行的开放模式。
来自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在交流中碰撞智慧火花,有的提议设立集中开放日,提升公众参与的便捷性,有的建议让环保设施开放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还有的提出开发沉浸式环保体验课程,增强开放的感染力,这些建议为下一步深化环保设施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武汉市有两家单位参与生态环境部“美丽中国我先行,环保设施齐探秘”全国直播,吸引超过91万人次观看。“推动环保设施向社会敞开大门,意义重大,既是回应公众关切的务实之举,更是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一步。”武汉市生态环境宣教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全市实现八类环保设施开放全覆盖,已有21家单位常态化向公众开放,累计举行开放活动超2000场,接待线下公众超5.5万人次,VR参观平台访问量突破35万,正逐渐成为市民线上的“环保课堂”。
未来,将持续深化“武汉生态环保好邻居”品牌建设,拓展环保设施开放领域,深化环保设施开放与文旅融合,让环保设施成为市民群众想去、想玩、想打卡的“城市新地标”,满足生态研学、社会实践及日常参观等多种需求。
期待更多市民走进这些隐藏在城市中的“环保好邻居”,一同见证、参与、守护我们共同的美丽城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