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蔡甸区生态环境分局:首创“巡查践责”模式 推动环境违法企业“真修复”

发布时间:2025-09-29 09:03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蔡甸区分局

为破解环境违法案件后续生态修复“执行难、效果差”的痛点,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蔡甸区分局积极探索监管模式创新,打破传统“一罚了之”的单一处置格局。近日,蔡甸区分局在办理一起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案件时,首次将秸秆禁烧巡查工作纳入企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履行方式,通过“责任量化清单化+过程监管闭环化”的精细管理机制,成功实现了企业履行劳务代偿与区域秸秆禁烧工作的双向赋能、同频发力。

此次劳务代偿工作聚焦秸秆禁烧这一季节性、区域性环境治理重点。涉事企业根据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蔡甸区分局的要求,组建了一支由5名骨干员工组成的专项巡查队,并提前接受了分局执法人员关于秸秆禁烧法规政策、火点识别、应急处置流程及安全巡查规范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在分局的统一统筹调度下,巡查队以4个秸秆焚烧高发街道的15个重点村为核心区域,采取“分时段、分片区、拉网式”的巡查方式开展高密度值守与排查。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巡查队累计投入人力35人次,巡查车辆行程超500公里,每日早中晚三个关键时段不间断巡查,构建起“企业一线巡查发现+分局后台调度督改+属地街道现场处置”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巡查期间,精准发现并上报焚烧火点8起,依托分局建立的生态环境应急调度体系,指挥中心接到上报后第一时间联动属地街道、城管等部门及时进行现场处置,较往年火点处置效率提升40%,有效将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减少了大气污染和安全隐患。 

此次劳务代偿创新实践,不仅让违法企业以“真行动”承担了生态修复主体责任,变“被动受罚”为“主动担责”,更以代偿形式为区域秸秆禁烧工作充实了一线监管力量,缓解了基层执法人员不足的压力。下一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蔡甸区分局将总结提炼此次“巡查践责”劳务代偿模式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劳务代偿机制的适用范围、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环境监管创新范例,为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