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战场上的
“夫唱妇随”
武汉市黄陂区环境监察大队
2020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早上8点钟,黄陂区血防医院医生陈旭手机铃声响个不停,“快,单位紧急通知,马上到黄陂区卫健局集合,即刻前往鲁台定点医院接岗上班”。电话那头是院办的同事,话语很急促、简短。习惯了突然加班的陈旭戴上口罩,和家人匆忙打声招呼,迅速离开了家。疫情就是命令。作为第一批一线医护人员家属,朱光华知道这一去也许就是好多天才能回了,马上清理好陈旭的换洗衣服和生活必需品,送往指定的医护人员住宿点。
▲陈旭(右一)和同事在病区
陈旭上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了,家里的年还得过。平时工作繁忙的朱光华早早做好准备,陪同老母亲和女儿吃了一顿简单的年夜饭……
▲朱光华(左一)带队检查盘龙污水处理厂
2月8日,按照市生态环境局黄陂区分局党组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分组下沉检查。作为环境监察大队中队长的朱光华主动请缨,要求到医院、污水处理厂等一线点位去。检查过程中,朱光华既是执法者,又是技术指导员,严格督促各医院落实医废存储要求,并及时与局业务科室对接,通报医废存储量。各收治医院和分诊点污水处理设施投氯情况是朱光华的必检内容之一。在天河卫生院,临时消毒设施投放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一度影响了发热病人的分诊工作,院方在该技术上也是一筹莫展。时间不等人。朱光华了解情况后,马上协调第三方环保公司,主动上门对接医院,查找问题,在环保公司技术支持下,院方在次氯酸钠桶上加装了排放装置,解决了次氯酸纳的投放问题,在随后组织的监测中,该院的余氯检测值均达标。
随着各医院收治病人的减少,区内各医院将陆续恢复门诊,朱光华对原收治医院的医废间和废水排放检查要求更严格,从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数值变化、台账资料等,逐一核查,有时为个别数据的变化问题反复核对。288医院医废管理人员董医生笑着说:“朱队长对我们要求太严,他的较真促使我们医院对医废管理更规范、更安全。”
工作中是一把好手的朱光华,回到家马上化身为好父亲、好儿子。正在读高二的女儿朱紫轩,每天都有网课,早上6点多钟起床早读,深夜11点多钟完成作业后才能睡觉,朱光华总是在早上5点多钟就起床给女儿煮好早餐。好多天没看到妈妈回家了,女儿问,妈妈怎么出去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回来?朱光华说:“你妈妈是医生,是党员,她正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在等疫情控制了,妈妈就会回来的。”父亲去世三年,母亲已经70多岁了,身患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年前朱光华将母亲从乡下接到前川家里一起过年,让老人家享受天伦之乐。在得知陈旭上了抗击疫情的一线岗位后,老母亲对朱光华说:“你安心去上班,做好安全防护,紫轩和我在家呆着,你放心。”老人家的豁达,让朱光华坚定了信心,疫情之下,只有把工作搞好,早日把疫情控制住,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心,才是对母亲最大的孝心。
▲朱光华(右一)检查医院废水消杀设施
工作中,陈旭回到宿舍休息时,她都会和朱光华微信互报平安。3月13日,陈旭终于从一线岗位退下轮休隔离期满。14日晚上,女儿协助朱光华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女儿高兴地说“今天我们全家重新吃一顿迟到的团年饭。”
据了解,陈旭在经过短暂休息后,主动联系单位,要求再次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