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环境新闻

全力加速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

发布时间:2021-01-18 09:27 来源:长江日报

武汉“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持续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打造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文相映的城市亮点区块。”

“十四五”扬帆起航,东湖风景区擘画大美蓝图,将紧紧围绕“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的战略目标,全力将东湖建设成为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文相映的生态典范,成为彰显楚风汉韵、滨湖休闲、文化多元的文旅胜地,成为展现中国气派、荆楚风格和武汉特色的世界名湖,为“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作出更大贡献。

谋定而后动。为高质量推进绿心建设,东湖风景区制订《武汉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概念规划》。同时抢抓疫后国家政策机遇,积极谋划东湖绿心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工程、湿地化保护工程、中国花谷提档升级工程、马鞍山自然村落修缮工程、交通及市政设施增补工程等专项债项目落地生根,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加速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夯实世界级基础。

未来五年,东湖将重点推进生态系统化修复、文旅深度化融合、景区数字化赋能、景村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一体打造,构建“一道引领、两网交织、四区联动、一带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未来的东湖是什么样子?今起,东湖风景区分五期连续推出“武汉东湖绿心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专项债项目”1+4方案蓝图,1是东湖绿心概念规划,4是磨山、听涛、落雁、马鞍山四大景区建设方案。

您心中的东湖绿心是什么样子?东湖风景区管委会诚邀社会各界建言献策,携手共谱东湖新华章。您有任何想法、建议和创意,请发至电子邮箱cjrbdhsy@163.com,注明“我为东湖绿心建言”,并附上姓名、联系方式;或在武汉城市留言板、长江网官方平台,参与“我为东湖绿心建言”留言。

生态系统化修复

落雁景区建设

最诗意城市湿地半岛

未来五年,东湖将全力推进生态系统化修复。坚守山体绿线、湖泊蓝线、耕地红线,保护好东湖的湖光山色、秀丽风景;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重点保护东湖森林、湿地两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和岸线等多方面有机联系,实施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岸下、上下游、左右岸、湖塘沟渠系统治理。

加快落雁湿地公园综合提升项目建设,推进听涛、马鞍山森林公园滨湖岸线改造,拓展东湖主湖水生态修复范围,提高“水下森林”覆盖率;加强官桥湖、菱角湖、喻家湖、九峰渠、湖溪河等子湖和沟渠治理,持续提升东湖水质。

重点实施马鞍山、磨山山体修复和铁路沿线国土绿化,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实事,让东湖生态美景成为老百姓看山望水、游山乐水的生活日常。

根据《武汉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概念规划》,东湖将核心水域、山体、部分一级景源和沿湖保护范围划定为生态保育区,夯实自然生态本底;改造林冠线,通过各类植被呈现不同色彩层次的自然景观,绘制山水相映的四季山林画卷。

做好湿地文章,利用丰富的滨水岸线和湿地环境,构建沿湖蜿蜒的滨湖湿地廊道;修复生物通道,以生物视角营造鸟鱼虫兽栖息地,提升动植物多样性,营造相对多元化的生境。

建设项目:

东湖绿心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四大建设项目中,落雁景区将立足于自身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栖息地的特色,通过湿地基底修复、水禽生境修复, 打造小微湿地画卷、四大自然生境,吸引游客望山探水、寻林拂草,建设城市中心最美的世界级湿地半岛。

文旅深度化融合

听涛景区变身

最浪漫城市滨湖公园

未来五年,东湖将全力推进文旅深度化融合。持续擦亮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靓丽名片,保护、传承和弘扬好东湖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伟人文化,讲好东湖故事,使东湖成为汇聚自然史和文化史的天然博物馆。

抢抓旅游黄金节点,推出美景、美食、美娱、美宿、美行、美购等“东湖六美”旅游产品;办好东湖四季花节、东湖24节气、东湖24小时、“相约春天赏樱花”、“我在东湖等你”等系列文旅活动。

深挖东湖文化内涵,以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为契机,实施东湖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打造一部东湖婚典、一部东湖纪录片、一套东湖丛书、一本东湖志、一首东湖赞歌。

加快推进文旅重大项目建设,省博三期、磨山楚市改造工程今年内将建成开放;华侨城生态艺术半岛、玛雅水公园二期、欢乐谷三期、碧波宾馆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打造新的文旅亮点。

根据《武汉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概念规划》,东湖将结合视线廊道,打造环湖生态眺望点位和经典视角,或依山就势,登高远眺;或临湖凭栏,全景平视;或平原举目,高山仰止。

打造一批景群、景源,涵盖湖泊山水自然景观、历史民俗人文景观、建筑与湖泊映衬景观、小品设施游赏空间,以及表演体验。

建设项目:

东湖绿心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四大建设项目中,听涛景区将打造武汉最浪漫滨湖步道,建设艺术型驿站,升级屈子文化园、苍柏园等主景点,凸显“楚风兰韵、疑海听涛”的区域特色,蜕变为人文空间复合利用、城园功能完美融合的城市滨湖公园示范带。

景区数字化赋能

磨山楚城光影秀

奇幻“复活”楚国800年

未来五年,东湖将全力推进景区数字化赋能。主动适应预约旅游、智慧旅游、云旅游等新趋势,建设全国一流数字景区,使智慧旅游业态更加丰富,景区运营管理更加智能高效,实现“一部手机游东湖”“一部手机管东湖”。

高标准建设智慧东湖,拥抱数字赋能新趋势。抢抓新基建建设机遇,科学制订5G基站选址规划,尽快形成覆盖景区的5G网络。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景区的“数字大脑”,打造集立体监测、评估分析、模拟推演、预测预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数字东湖”;拓展“数字东湖”应用场景,先在智慧旅游、智慧水务、智慧园林、智慧公安、智慧社区五大应用领域示范推广。

加快数字赋能文旅产业速度,发展沉浸式体验产品,策划实施夜游楚国800年、东湖奇境艺术馆等全新项目,助推景区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根据《武汉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概念规划》,东湖将完善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实现5G信号全覆盖,扩大WiFi信号覆盖面,建设智慧东湖门户网站,打造“掌上东湖”信息服务平台。

最让人憧憬的是,东湖将谋划AI体系在东湖绿心发展中的应用,利用科技手段,增加智能体验,打造多处智能兴趣点。

建设项目:

东湖绿心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四大建设项目中, 磨山景区将通过数字工程,创造奇幻新场景,带给游客全新有趣的文旅体验。楚天台优化楚辞音律演艺功能,上演楚国音乐会。夜幕降临,楚城门将上演3D城墙光影秀、5D数字影院,带你夜游楚国800年。东湖奇境数字美术馆制造东湖之水从九天倾泻而下,在眼前翻涌,平静的湖面上繁花盛开、樱吹如雪等奇景。

景村一体化发展

马鞍山景区打造

最具东湖韵味森林村落

未来五年,东湖将全力推进景村一体化发展。坚持“留改拆”并举,加快推进景中村改造,坚持打生态牌、念山水经、走特色路、唱文旅戏,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实现景村协调发展。

高效率推动景村振兴,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推进景中村统征储备,推动景中村自主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策划实施景中村微改造和村湾环境综合整治。

支持村落发展特色民宿,做大民宿产业集群,吸纳村民参与旅游就业创业,形成景村共生共荣、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格局。

根据《武汉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概念规划》,东湖将打造独具东湖韵味的特色村落系列,逐步形成独具东湖特色的两大类七大特色村落。两大类是旅游村落、文化村落,七大特色村落包括桃花村落、逸居村落、养生村落、文艺村落、禅修村落、摄影村落、茶岭村落。

先期打造景中村改造示范基地,探讨发展新模式。例如,打造以绿道驿站、民宿、文创等功能为主的艺术村落,保留和利用现有的部分城中村建筑,以彩绘墙作为形象标识,增添村落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建设项目:

东湖绿心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四大建设项目中,马鞍山森林公园将聚焦森林村湾特色,改造老旧小区和基础设施,以乡径串五村,促进景村融合,联动发展,重点打造以山地、村野乐趣为主的马鞍山森林旅游区。

出品:东湖风景区管委会 

撰文:傅雪婴 胡蝶 彭冲 夏昱 摄影:王彬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