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环境新闻

临空港“生态绿”成营商环境靓丽名片

发布时间:2021-06-28 08:51 来源:长江日报

2020年,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01平方米,绿地率35.13%,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4.44%,林荫路推广率91.28%,均超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2019年,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一面是湖光水色宁静致远,一面是经济发展热火朝天。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在这片美丽土地上交融共生。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多年来,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园林部门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保湿地、织绿道、建公园、提水平……让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成为该区营商环境的一张“靓丽名片”。

织密生态底色,锚固绿色骨架

“心里时刻有一本生态经”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汉江、汉北河、府河汇合地,26个湖泊藏身其中,如熠熠明珠般散发流光溢彩。城因水而兴,水伴城而美。近些年来,该区的生态“绿文章”,也大多与水有关。

“要守住城市中心的原生态湖泊环境。”早在2004年,该区园林部门便抱着这样的想法,建成了金银湖公园。由于公园的建设尽可能保留了原生态,2007年,金银湖公园顺利入选首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武汉第一座国家湿地公园就此诞生!

2015年,金银湖、上金湖、下金湖、上银湖、下银湖、东银湖、墨水湖7湖连通工程正式竣工,通过疏通湖泊之间的连通渠道,历史上原本互联互通的7个湖泊重新连成一片,形成武汉西北郊最大生态湖泊,净水能力进一步加强。如今我们所说的金银湖便是金银湖水系。

2019年,杜公湖湿地公园正式入选“国家队”,让该区一跃成为武汉唯一一个拥有两座国家湿地公园的区……

湿地为基,绿道为骨。在打牢基础的同时,2012年,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了长远的绿道规划,确定了以“一环、二轴、三湖”为骨架,长度约320公里的绿道网络。“一环”即沿汉江堤、惠安大道、荷纱公路、东柏路、银柏路、环湖路、金山大道、马城东路、张公堤的外环;“二轴”即金山大道绿道和五环大道绿道;“三湖”即指环金银湖、杜公湖、巨龙湖绿道。

2020年,随着柏泉郊野绿道14公里、环黄塘湖绿道5公里建设完工,该区绿道总长已达108公里。这些绿道如同一条条绿丝带,互相连通,串起了景点、公园,也串起了居民们的幸福生活片段。

“我家门口有自然生态的湿地,有适合跑步休憩的绿道,还有宽敞美观的金山大道。”家住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附近的赵先生自豪地说,“生活在这里真是太幸福了!不仅能够享受闹市的繁华热闹,还能享受难得的从容怡然。”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武汉新城区,发展势头迅猛,在城市中心“留白”,守好生态,不是一件容易事。但该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赵保华十分坚定:“生态是发展的根基,对于新城区来说更是如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园林人心中更是要时时刻刻有一本生态经。”

在“十四五”规划中,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将完成四环线(径河段)造林绿化,建成金银湖亮点片区二期、径河公园二期,全面完成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随着一个个绿化项目陆续完成,以四环线、杜公湖、金银湖等生态防护林带等为框架的区域生态体系即将形成,一幅大气磅礴的“湿地花城”美好画卷正在徐徐绘就。

网红公园、口袋公园人气扎堆

最大程度满足市民需求

在生态优先的同时,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十分注重市民的绿色需求和绿色获得感。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里的公园仿佛自带网红体质,建一座火一座。

顺着绿道漫步,蓝紫色的马鞭草花海正在竞相怒放。花海中,还点缀有草房、小木屋等,仿佛来到了普罗旺斯……径河公园从第一天开放起,就占领了武汉网红公园的第一把交椅。

今年“五一”,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塘湖区域又一口气上新了3座公园,分别是黄塘湖公园、金银潭公园、极地海洋公园。这3座公园均凭依黄塘湖建立,看似独立,但湖水在地下通过涵管相连。这3座各有特色的“连体公园”开放后,与周边的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和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一同形成了新的人气“公园群”。

黄塘湖公园栽种了一片7500平方米的百子莲花海,如今已经进入盛花期,形成一片浪漫之蓝;金银潭公园的“丛林秋千”“丛林蹦床”等游乐项目,十分受小朋友喜爱,一条独一无二的健康花径,可供城市居民“森呼吸”;极地海洋公园则增设了健身器材、太极小广场、五人制足球场、“大鱼乐园”儿童游乐区,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

“我们建设公园之前,都会规划先行。设计师也会反复踏勘现场,了解周边市民的真正需求。”该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园林)局园林科科长戴胜杰说。

2021年,利用街头微空间打造“口袋公园”,是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趋势。

“抛却城市的喧嚣,花园里闻鸟语花香,在纯粹中寻找书香的怡然。”2020年10月,该区一座名叫“书香·公园”的“口袋公园”完工开放后,尽显人文气息和诗情画意,十分受居民喜爱。

6月24日,笔者在金银潭永旺附近看到了一座叫“光影花园”的“口袋公园”,效果惊艳。这座改建的公园保留了原有大树,夏日走在树下,树影婆娑,十分清凉。公园虽小,却精心设计了3条游线:第一条最靠近道路,设计了许多条形座椅,让过往行人随时可以坐下休息;第二条游线是位于中间的主园路,可以漫步其中,欣赏园内的各种景观;第三条游线则是隐藏在最里面的汀步,生态野趣,可以享受独处和安静。

“口袋公园小巧、投资小,但效果不错,是市民每天都可以享受到的绿色福利。”戴胜杰说,2020年,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试水建设了6座口袋公园,落地后反响很好。2021年他们加大了建设力度,一共将新改建20座口袋公园。

绿化景观是活的风景

精细养护延长美景“保质期”

24日下午,笔者驱车行走在东西区金山大道上,双向8车道格外大气宽敞。中分带上一排行道树,加上两侧非机动车道的双排行道树,金山大道上共有5排行道树,林木繁茂,形成了“车在林中行”的景观效果。

据了解,军运会前期,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借办赛事建城市,对金山大道进行提档升级。不仅拓展了车道,沿途景观也大大提升。与临空港大道一同,形成了该区的“生态十字轴”。

在金山大道(二雅路—三秀路)路段,笔者看到数十名绿化养护工人正在对中分带上的草坪进行修剪。只见有的工人用大型修剪机进行大范围修剪,有的用小型机器进行精细化修剪,还有工人拿着扫帚,及时清扫。他们经过的地方,不仅整齐,也更加干净。

金山大道还将通行和游览功能相结合,道路两侧隙地里,紫色的柳叶马鞭草花海正开到了尾声;中分带上的翠芦莉接过了接力棒;沿途的紫薇有的已初露花姿……该区园林绿化养护服务中心负责人韩琳告诉笔者,正是因为精细化养护,金山大道才能一直保持着如此好的景观效果。

她说,今年“五一”,区园林部门刚从建设单位手中接过了金山大道的养护职责,便立即行动,将全线12公里的95公顷绿地,全部纳入精细化养护范围,全面开展了杂草清理、垃圾清理、枯枝修剪、叶面清洗等,无一处死角。

三分建,七分管。“城市里的绿化景观是有生命的风景,”在赵保华看来,养护管理甚至比建设更加重要。多年来,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园林部门也一直坚持建管并重,在近几年全市的精细化养护排名中,每年都居新城区之首。

在多年的探索中,该区还形成了一套精细化养护“独门妙招”:一是将道路进行分级养护,不同级别的道路管理方式不同,并充分利用街道养护平台,分标段养护,制定考核与奖惩体系;二是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扶正歪树、绿地降土、植株补栽、树穴美化、叶面冲洗、病虫害防治等绿地专项整治,针对性解决问题;三是充分利用绿化养护管理考核平台,落实问题整改,每月组织一次召开全区园林绿化养护例会,指导各街道办事处及政采绿化单位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四是注重培训,提高养护管理水平,不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培训、学习,并组织各管养单位进行现场交流,取长补短。

文/杨晓雨 黄浩 李丽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