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启动仪式在北京、湖北和上海同时举办。同日,首届30·60国际会议在武汉开幕。全国百余位政府领导、专家学者、金融机构代表、研究机构代表、碳市场服务机构代表及企业界人士齐聚武汉,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和利用碳市场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献策聚力。
在全国碳市场启动仪式湖北分会场现场,全体参会人员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主会场宣布全国碳市场启动上市交易,各分会场共同观看了全国碳市场开市交易实况。
在湖北分会场上,湖北省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基本建成了初具规模、要素完善、运行平稳的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坚持把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作为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在制度体系、平台建设、产品创新、市场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下一步,湖北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为新的起点,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整体布局,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湖北贡献。
在签约仪式环节中,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吕文艳与多家金融机构签约《金融机构支持全国碳市场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昌区人民政府与各大参会金融机构、产业资本共同宣布,将共同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的武汉碳达峰基金,是目前国内首支市政府牵头组建的百亿级“碳达峰”基金。
同日下午,主题为“30•60目标下的中国碳市场展望”圆桌会议及“赋能碳市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论坛在汉举办。与会专家表示,碳市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政策抓手,我国应当继续开展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创新,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据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交易中心落地上海,注册登记系统设在湖北。2014年,湖北碳市场作为全国7个试点市场之一,开市启动交易。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宣布由湖北牵头承担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的建设与运维工作。
自2014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上线交易以来,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占全国一半,是全国最活跃的碳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湖北碳市场配额共成交3.57亿吨,累计成交总额83.75亿元,交易规模、连续性、引进社会资金量、企业参与度等指标保持全国前列。
来源: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