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张衡 彭仲)天上有个太阳,水里也有个太阳。1日上午热浪滚滚,后官湖湿地公园南湾湖大桥附近水域的气温达到36℃。后官湖湿地公园公司水域环境养护员、58岁的黄清平正坐在岸边树荫下等待清理船的到来。
此时湖面微风轻拂,漾起阵阵涟漪。清澈的湖水、成片的莲花在蓝天白云下格外美丽。长江日报记者看到,黄清平面前摆放着一个水壶和一件老旧西服上衣,好奇地询问:“老黄,这么热的天,你怎么带着一件长袖上衣?”
“夏天的湖上有两个太阳,一个是天上的,另一个是水中的。队员们要穿着严实的救生衣在高温炙烤和阳光照射下工作,一天下来,衣服上到处都是白色的盐渍。”黄清平举起黝黑而布满晒斑的手臂告诉记者,一年四季,除了大风大雨不作业,平常上午6时下水,晚上7时上岸,中午太阳大就稍微休息一下。“这西服不仅可以用来防晒,还能铺在地上用于休息。”
此时,四艘木筏船在机动船的拖拽下来到岸边。黄清平他们今天的任务是清理这片水域沿湖的水葫芦。“我们清理队20人分两组,一条筏子两个人,一人掌舵,一人打捞。”
黄清平轻捷地跳上一艘木筏船,拿起叉子开始打捞水葫芦。船上还摆放着一副捞杆和镰刀。黄清平介绍,这是标配三件套,捞杆适合捞垃圾,叉子适合捞水葫芦,对有根系的水生植物,就要先用镰刀割断。“现在捞杆用得少多了,人们不会将垃圾丢进湖里,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据了解,黄清平和同事们一艘船一天要捞五船水葫芦。此时,湖中驶过一艘全自动水面保洁清漂船。黄清平介绍,这个大家伙可厉害了,一天能清理几十亩水域的垃圾、浮游植物和水葫芦,不过只适合在宽阔水面作业。“它去不了的地方,我们接力干。人工与机械船舶配合作业,效率高,不留死角。”
正在湖边绿道游玩的闵先生看着正在作业的养护员们感慨不已:“后官湖的水质越来越好,我们也很开心,真心感谢每一位辛苦付出的护湖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