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环境新闻

世界东湖砥砺奋斗续写出彩篇章

发布时间:2021-12-22 10:37 来源:长江日报

建设世界级城市生态绿心 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世界东湖砥砺奋斗 续写出彩篇章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年荏苒,东湖经历着三大历史性转变——最大城中湖向最美城中湖、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武汉东湖向世界东湖,成为展示武汉最靓丽的“金名片”,也成为举世瞩目的旅游目的地。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定不移推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推进自我革命,东湖站上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打造世界级城市生态绿心的关键节点。

建设世界级城市生态绿心,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新的篇章正在续写,东湖脚步铿锵。

■ 过去五年

力争上游淬炼绿水青山名湖气质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东湖始终是千万市民幸福感来源,近年来不断升级,东湖元素闪耀世界舞台。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东湖人的砥砺奋进,匠人精神淬炼着绿水青山的名湖气质。

高定位编制东湖绿心规划体系

“三心”合一发展蓝图更美

从19世纪20年代的海光农圃到20世纪50年代建成东湖风景区,再到东湖绿心跳动城市中心,回顾过往,东湖始终孜孜不倦孕育美好。

五年前,东湖风景区树立“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坚持“大手笔策划、高品质打造”的原则,按照“1+N”的规划思路,高定位构建起“东湖绿心”规划体系。五年来,规划体系逐年优化,联合市国土规划局构建“生态之心、人文之心、融合之心”三心合一的东湖城市生态绿心规划体系后,又深入编制东湖绿道、水环境综合治理、景中村改造、文化旅游、水上交通、林相季相改造、环东湖城市天际线管控等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东湖绿心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工程、湿地化保护工程、中国花谷提档升级工程、马鞍山自然村落修缮工程、交通及市政设施增补工程等专项债项目落地生根,勾勒出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未来发展的世界级蓝图。

高起点建设世界级东湖绿道

城中诗意栖居慢生活更近

百公里东湖绿道就这么优雅蜿蜒在3300公顷的天光云影中,串联起东湖风景区内的湖、山、林、泽、田、岛、堤、湾,移步换景,诗意盎然。

在市委、市政府直接推动下,历经两年建设,总长101.98公里的东湖绿道于2017年底全线贯通、扣环成网,建设之初便对标“世界级”,一经问世便获联合国人居署“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称号,向世界推介,后东湖绿道再次斩获国际规划界最高奖项“规划卓越奖”。

东湖绿道的建成是一个新的起点,五年来绿道沿线持续加码,愈发美好的诗意慢生活正在发酵,助力东湖成为更好的“城市绿心”。不完全统计,自东湖绿道开通以来,迎接游客量超5000万人次,高峰单日人流量超30万人次。这里留下诸多国际政要的身影,得到中外嘉宾的盛誉,拥抱世界军人运动会等国际性赛事,也成为千万市民的骄傲。

高标准打造全国生态治水新样板

生态文明底色更靓

漫步湖畔,处处是景、环环相扣,山水相依、人水和谐。还绿于城,还湖于民,东湖风景区如是规划,如此陪伴,如一守护。

生态守护是一切建设的前提,这五年,东湖努力走出一条大湖、名湖、城中湖生态治水之路,全力打好碧水、净土、蓝天保卫战。退渔还湖、整治小游船、完成排口革命、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小微水体治理等,在全力推进水岸同治、湖塘并治、流域齐治、社会共治的系列举措下,东湖水质持续好转,总体水质保持Ⅲ类左右,创40年来最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率从76.1%提升到82%,徜徉东湖成为百姓看山望水、游山乐水的生活日常。

近年来,武汉东湖获评水利部“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系唯一入选的城中湖,后又高分通过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国家验收,成为推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践典范和“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国家级示范样本。

高品质打造文旅体融合新亮点

“诗与远方”名片更响

临湖而栖,静享生活。每逢休息日,东湖始终是“人气王”,美景、美食、美宿、美玩、美憩、美物,星罗棋布在盈盈湖水边,绘就独属于东湖的诗意慢生活。

有人说,来过100次东湖,还会想来第101次,东湖总会给人惊喜。五年来,东湖实施文化提升工程,高品质打造文旅体融合新亮点,常来常新。诗歌节、摄影节等文化活动,诗意盎然;汉马、水马、帆船赛等体育赛事,愈显活力;梅花、樱花、牡丹、杜鹃、玫瑰、荷花、向日葵等“七朵金花”,散发“世界级赏花胜地”芬芳;东湖观光氦气球、东湖之眼摩天轮、东湖沙滩景区等度假新体验,面世即网红;世界军人运动会四大项目选址在此,最美山水赛场受世界瞩目;听涛描金、绿道溢彩、民宿热门、美食缤纷,东湖之夜愈发璀璨;省博三期、华侨城生态艺术半岛、碧波宾馆改造等重大工程项目蓬勃生长;各国嘉宾云集,重量级会议落地,东湖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会客厅”……

数据显示,五年来,东湖风景区接待游客持续增长。2017年,东湖风景区接待游客量1285万人次;五年后,截至11月数据显示,2021年全区已接待游客量2087.51万人次,单日最高游客量突破70万人次,成为武汉的顶流景区、花样景区、品质景区。

高质量践行以人为本发展思想

人民群众的笑脸更甜

居民“下单”、社区“派单”、下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接单”、下沉干部“抢单”,这几年,聊起社区生活,居民眼里藏不住的笑意。东湖风景区以东湖新城社区为代表的20个村、场、社区,“1314”社区治理格局持续深化,“动态衔接”基层治理机制基本形成,“民呼我应”综合服务体系整体提升,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效率明显改进。2020年3月,东湖新城社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心及重大战略性成果。在“晴天带伞、打伞干活”的综合防控格局下,东湖风景区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五年来,按照“立足长远、生态优先、景村融合、宜居宜业”的改造原则,景村更加相融,多村村湾道路、排水管网、架空管线、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根本改善。东湖实验学校拔地而起,梨园医院发热门诊改造升级、大型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强。

高要求打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从严治党政治本色更纯

今年上半年,极具东湖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精彩上演,百个东湖党史故事天天讲、东湖红色故事汇活动邀大众讲等,将百年大党奋斗精神传递至全区各个角落。“党风廉政宣教月”,东湖风景区将景区廉政空间与教育教学、直播互动有机结合,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超52万网友在线观看。目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在东湖新城社区,编排湖北大鼓唱响六中全会“幸福歌”、创新楚剧将全会精神悠扬传唱、原创“三句半”宣讲全会“好声音”、挥墨书写“不忘初心”,“带给我们精神力量和前进动力!”社区党员说。

以“立志、立规、立人、立业”为抓手,东湖风景区既打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又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近年来,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拼命抗疫情、拼搏战汛情、拼抢抓机遇、拼杀保目标,在大战中践行了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了满意答卷,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东湖落地见效,仅2020年,全区就有6个单位、21人被评为全国、省、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 未来五年 坚定不移建设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东湖风景区描绘未来五年发展蓝图,一幅更加美好的世界级城市生态绿心画卷徐徐拉开。

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好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级城市生态绿心,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的战略目标,全力将东湖建设成为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文相映的生态典范,成为彰显楚风汉韵、滨湖休闲、文化多元的文旅胜地,成为展现中国气派、荆楚风格和武汉特色的世界名湖,为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武汉作出更大贡献。

未来五年发展总体格局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一体打造,努力构建“一道引领、两网交织、四区联动、一带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一道引领

以世界级东湖绿道为依托,充分发挥一线串珠核心功能,一手引领绿道沿线山、水、林、泽、岛、堤、田、湾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一手引领绿道沿途亭、台、楼、榭、桥、碑、园、村等文旅资源的亮点打造,使东湖绿道成为推动东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两网交织

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生态绿心为目标,推进水体保护和水生态修复,构建子湖相通、江湖相济的大东湖生态蓝网;推进山体修复和林相改造,构建山体相连、山峦相映的大东湖生态绿网,形成蓝绿交织的山水生态格局。

四区联动

以打造世界级文旅目的地为方向,以滨湖休闲为特色、以楚风汉韵为主题,打造听涛滨湖都市旅游区;以精品花卉为特色、以楚文化体验为主题,打造磨山赏花旅游区;以湿地田园为特色、以爱情文化为主题,打造落雁湿地生态旅游区;以森林村湾为特色、以山地野趣为主题,打造马鞍山森林旅游区,形成四区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带融合

以景、城、村一体化发展为抓手,通过自主改造、统征储备、微改造等多种方式,推进城乡一体、景村融合,形成均衡发展的美好生活格局。

未来五年的重点任务

全力推进生态系统化修复

全力推进文旅深度化融合

全力推进景区数字化赋能

全力推进景村一体化发展

出品:东湖风景区管委会工委宣传部

策划:周敏 傅雪婴 撰文:晋晓慧 彭冲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