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环境新闻

2024年度市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五)东西湖区杨四泾

发布时间:2025-07-23 09:10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导读

我市持续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和美丽武汉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巩固深化碧水保卫战成果,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为全面挖掘优质公众生态产品,强化美丽河湖示范引领作用,现开展2024年度市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展示。

东西湖区杨四泾        

一、突出问题

杨四泾湖泊曾因历史围垦养殖,湖面被鱼塘、藕塘严重分割,水域连通性丧失、水流阻滞;长期高密度养殖投饵及周边面源污染物汇入,造成水质持续恶化至劣Ⅴ类;藻华频发,水生植被近乎灭绝,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二、主要做法

东西湖区持续强化责任机制与创新治理模式,突破传统单一治理模式,强化“五水”要素的系统耦合与协同推进;通过系统整治和长效运维,最终实现河湖治理从“应急管控”向“系统治理”、从“事后处置”向“防治结合”、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的根本性转型。

1.实施空间整合,恢复湖泊自然形态

通过拆除杨四泾水域内堤埂鱼塘,彻底退还湖泊水域面积34.2公顷,恢复完整水体空间;实施底泥环保清淤工程清除高污染沉积物,消除内源污染隐患;同步建设4.6公里环湖生态截污沟渠系统,拦截周边农田村落污染物,实现外源污染有效管控。

2.创新技术治理,构建自净生态系统

应用“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对重污染底泥实施环保钝化处理,降低内源磷释放;科学配置苦草、眼子菜等本土沉水植物群落,形成23万平方米“水下森林”;投放滤食性鲢鳙鱼种,环棱螺、河蚬等底栖生物;构建高效水质净化基底。

3.坚持建管并重,保障长效健康运维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构建河湖长效管护机制,明确河湖日常管护队伍和责任人,确保日常管护工作有成效可落地。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引用专业第三方队伍构建河湖问题“发现-提醒-处置”的闭环管理体系,通过日常工作不断调理、修复湖泊生态环境,提高湖泊生态健康韧性,确保湖泊生态环境企稳向好。

三、治理成效

1.水质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

经持续跟踪监测,杨四泾水质由治理前劣V类稳定提升至Ⅲ类标准,水体透明度从不足0.3米提升至1.6米,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限值要求。

2.生态系统呈现完整性恢复

沉水植被覆盖率从治理前不足5%提升至75%,形成34公顷稳定水下草甸;累计观测到鸟类20种(较治理前增加17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等珍稀鸟类回归栖息;河湖健康评价认定为二类(健康)等级。

3.民生效益获得实质性转化

建成环湖生态绿道,串联府河湿地公园形成生态休闲网络;带动周边新增农家乐、生态研学基地等营业收入增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使生态治理成为可感知、可参与、可共鸣的城市精神载体。

四、经验启示

杨四泾治理实践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郊野湖泊修复模式”,坚持湖泊的轻干预自修复模式,构建“专业化运维+科学化监管+社会化参与”长效机制,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发展区域文旅经济;该模式已在东西湖区其他同类湖泊成功应用,可为长江中下游提供湖泊治理示范样本。

东西湖区杨四泾治理前后对比照片

杨四泾整治前后1


杨四泾整治前后2

杨四泾整治前后3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