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主旨鲜明、文质兼美,既有对党纪法规的学思践悟,也有立足岗位的清廉实践,展现了守护自然生态的绿水青山与涵养政治生态的清风正气的生动图景。由市生态环境局推荐,入选武汉市直机关第八届“廉政好声音”征文优秀作品汇编《纪严风气正 廉润政声清》一书。
长江浩荡东去,龟蛇静默相守。这座被江河环抱的城市,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大潮中,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态蝶变。作为武汉生态环境战线的一名普通党员干部,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江城的征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守护自然生态的绿水青山与涵养政治生态的清风正气,恰如长江汉水之汇流,在历史长河中激荡出永恒的廉政回响。
01古镜今鉴
千年廉政文脉中的生态智慧
中国古代贤臣良吏的廉政实践,始终与自然生态的保护同频共振,二者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照下,共同构筑起“清正为官、清净治世”的治理范式。
宋代名臣包拯主政端州时,发现因过度开采羚羊峡石料导致山体崩毁、水土流失,他不仅以“不持一砚归”的廉洁风骨垂范后世,更颁布“禁采令”严控砚石开采,将“止贪腐”与“护山林”熔铸为一。其《乞不用赃吏疏》中“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的警世之言,既是对吏治腐败的鞭挞,亦暗含对掠夺性开发的批判。
明代于谦将这种治理智慧推向新境,任河南巡抚期间,他深知黄河水患频发实为“天灾”与“人祸”交织之果:河堤失修源于官吏克扣工银,生态恶化起于官员渎职。遂以《种树章程》为纲,发动官民广植榆柳固堤防洪,严令树未成材时“官吏伐一木者罪同贪墨”,使万顷绿荫既成防洪屏障,亦作廉政碑林。其诗作《石灰吟》中“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历经烈火锤炼的物性,隐喻士大夫当以自然气节淬炼清廉品格——清白不仅是官场操守,更是对山河本色的守护誓言。
至清代张伯行治闽,更将生态治理与吏治整饬的辩证关系凝练为“治水如治吏”的施政箴言。面对闽江河道淤塞、官场贪腐并行的困局,他主持编纂的《正谊堂全书》直指要害:“疏其淤塞则流畅,去其污秽则清明。”在疏浚河道时同步清理衙门积弊,河道每清淤一里,便查处贪官数人;河岸栽种的万株垂柳既固土护堤,亦成百姓监督官吏的“清风廊道”。这种“以自然之法涤荡人间污浊”的治理思维,使闽江治理工程成为生态修复与政治清明的双重丰碑。
古人的实践深刻揭示:廉政建设与生态保护皆是对“清净”本质的回归。清官眼中的山川草木,既是施政对象,更是道德镜像——山岳的巍然不动警示为官当守节,江河的奔流不息启示治世须持正。这种将自然伦理融入政治伦理的智慧,让千年廉政文脉始终激荡着生态文明的回响。
02江山新颜
我市生态治理中的廉洁底色
新时代的生态治理实践,既是自然山川的焕新工程,更是政治生态的涵养工程。当污染防治攻坚战与全面从严治党同向发力,生态文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深度融合,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画卷在江城大地渐次展开,清廉之风与碧水蓝天交相辉映。
生态修复进程折射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从湖泊治理到大气攻坚,从长江大保护到无废城市建设,每一项环境整治行动都成为检验作风的试金石。党员干部在清淤治污中涤荡思想尘埃,在对排污企业监管执法锤炼政治定力,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要求升华为“不妄取自然一分一毫”的生态自觉。这种治理逻辑的升华,让环保工程既修复山水肌理,更夯实信仰根基。
制度创新织就权力监督的天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划定履职“责任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丈量政绩“生态账”,监测留样、执法留痕构筑数据“防火墙”。制度铁笼与科技赋能的双重加持,使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在阳光下运行,执法自由裁量权在约束中规范,既经得起自然检验,更经得起廉洁检验。
监督合力激荡源头活水。纪检监察“探照灯”与环境治理“显微镜”协同聚焦,群众监督“千里眼”与专业审计“透视镜”立体扫描,环保督察、巡视巡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各类专项整治,共同组成多元共治的监督生态,如同自然界的生物链般环环相扣,既防范权力寻租的“污染源”,又涵养担当作为的“清泉水”,让生态治理的每个环节都流淌着清风正气。
作风建设凝练精神印记。生态环境系统党员干部在巡河查污中砥砺“脚下有泥”的实干品格,在执法攻坚中淬炼“心中有戒”的廉洁操守,将“亲清”政商关系的标尺化作“清亲”自然关系的实践。这种融入血脉的廉洁基因,恰似江城纵横的水网脉络,既滋养着生态系统的生生不息,更浸润着政治生态的朗朗乾坤。
03清流永续
政治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双重净化
近年来,在武汉环保战线,“自然生态要绿水青山,政治生态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修课、必修课,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出贯彻落实措施。2024年,局党组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署名文章等一百七十余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出台进一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举措18项;制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要典范的通知》,提出11项具体措施;认真落实“三个优势转化”部署要求,形成4张“重大清单”,推动87项重点任务。局系统各级纪检组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专项监督,将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长江高水平保护提质增效行动、生态环境领域特许经营活动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等作为重点内容,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作为市生态环境局的一名纪检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征程上,我将传承包拯“不持一砚”的清风傲骨,践行于谦“要留清白”的赤诚担当,以“治水如治吏”的历史智慧为镜鉴,认真参与和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切实抓好警示反思典型案例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扎实做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保障局系统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站在黄鹤楼头远眺,长江汉水交汇处的泾渭之界消弭于碧波,取而代之的是浑然一体的浩荡清流。这恰如我们追求的廉政境界——当清风正气与绿水青山深度融合,便能滋养出“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政治品格。作为新时代的生态卫士,全市生态环保人将继续以“朝受命、夕饮冰”的担当,在守护江城碧水蓝天的实践中锤炼党性,让廉洁之根深扎荆楚大地,让生态之花永绽长江之滨。
执笔人 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党委 白玉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