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环境新闻

天灰蒙蒙=空气差?揭秘雾霾真相与秋冬季防护指南

发布时间:2025-10-20 09:20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最近天灰蒙蒙的,是不是因为空气质量在变差?  

不一定哦!虽然“天灰蒙蒙”确实常让人联想到空气污染,但它并不能直接等同于“空气质量差”。这背后的关键概念是——能见度。根据国家标准,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并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简单说,就是你能“看多远”。

当空气中悬浮着大量颗粒物(比如灰尘、烟尘、细小气溶胶)时,它们会散射和吸收光线,让远处的景物变得模糊,导致能见度下降,天空看起来就灰蒙蒙的。这种情况,往往确实与空气污染有关,比如“霾”。但要注意:能见度低 ≠ 空气质量差。

雾天也能见度很低,但雾主要是由微小水滴组成的自然天气现象,空气本身可能很干净。相反,有时候能见度却很高,天空看起来很蓝,也并不代表空气质量很好。

所以,判断空气质量好坏,不能只靠“看天”,更要看环保部门发布的PM2.5、PM10、臭氧、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浓度数据。

你说的雾和霾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形成雾霾?

虽然雾和霾都会让能见度变低,但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

请看下图

“雾霾”其实是“雾”和“霾”的合称,但我们现在常说的“雾霾”多指霾,也就是空气污染造成的大气浑浊现象。

霾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

1、污染源排放: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取暖、建筑扬尘、秸秆焚烧等,会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细颗粒物(如PM2.5)和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经过化学反应,形成二次颗粒物,悬浮在空中。

2、不利的气象条件:当天气静稳(风小)、湿度高、逆温层出现(上层空气比下层暖,像盖子一样罩住污染物)时,污染物难以扩散,就会在近地面累积,导致霾越来越严重。

简单说:“排放多 + 扩散差” = 雾霾天气。

我市最近的空气质量如何,“天灰蒙蒙”的是因为有雾霾吗?

近期我市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平。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优于国家一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未出现雾霾天气。

关于市民反映的“天灰蒙蒙”现象,这主要与秋冬季特有的气象条件有关。进入秋冬季后,我市风速较小,大气扩散条件转差,同时湿度增大、逆温现象频发,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大气中的水汽和颗粒物更容易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在视觉上产生通透度下降的感觉。这是一种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正常现象,并非都是雾霾所致。

那马上秋冬季到来,我们每位市民能做什么? 

保护空气质量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每位市民都可以从以下方面贡献力量:

绿色出行

少开私家车,多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

禁烧禁燃

不露天焚烧垃圾、秸秆,不燃放烟花爆竹,减少露天烧烤。

健康防护

关注空气质量预报,污染天气时减少户外活动。

社会监督

积极发现并举报身边的污染环境行为。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