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731074791/2025-28737 | 分     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
| 发布机构: |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 成文日期: | 2025-02-28 19:00 |
| 文   号: | -- | 发布日期: | 2025-02-28 19:00 |
| 效力状态: | 有效 | ||
一、起草背景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提出明确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具体部署。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其作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重要内容,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的实施意见》《武汉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要典范行动(2024—2026年)》等文件,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是,面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市仍面临工作机制不够健全、生态家底尚不清晰等挑战。为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擘画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我市组织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
二、起草过程
一是加强学习研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和市委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系列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对标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把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向和重点。
二是深入开展调研。坚持开门编规划,深入农业农村、园林林业、文旅等部门和各相关区调研座谈,收集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和专项规划,结合各单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职能职责,明确主要任务和工作举措。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面向社会公众和16个区、18家市直部门广泛征求意见,收集的17条意见已全部采纳。按照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成了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
三、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包括全市生物多样性状况及保护成就与形势、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目标与任务、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优先领域与优先行动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
(一)生物多样性状况及保护成就与形势。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等三个维度分析了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基本情况、进展与成效、机遇及挑战。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目标。明确了全市生物多样性状况、治理能力、可持续利用水平等3个方面共计11项指标。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优先领域和优先行动。基于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际,提出构建“两轴两环、四大生态片区、十二个优先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格局,明确四大优先保护领域和29项优先行动。其中,①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优先保护领域方面,包括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管理体制机制、多方参与治理等3项优先行动;②在全力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优先保护领域方面,包括开展本底调查、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等13项优先行动;③深化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开发利用与惠益共享优先保护领域方面,包括开展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生态旅游、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6项优先行动;④切实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现代化治理能力优先保护领域方面,包括构建监测评估体系、建设监管平台、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7项优先行动。
(四)保障措施。主要从制度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落实措施。
为支撑《规划》落实落地,附表中还梳理列出24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项目、9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