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始终锚定“干部素质提升年”目标,以高科技装备应用为突破口,通过组建装备技术应用兴趣小组、举办技能比武活动,推动执法队伍在“学、练、赛”中锤炼硬功,在面对难题、硬骨头时积极探索,让科技赋能成为提升执法能力的“加速器”。
7月22日,装备技术应用兴趣小组的“云端练兵”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围坐在大型电子显示屏前紧盯着电子地图上闪烁着的11个“空中哨兵”基站,随着一段段代码指令的输入,离某工业园区最近的无人机立马响应,搭载空气采样吊舱立即起飞抵达了指定区域,按设计航线、预设高度开始了巡航飞行,地面30米高处PM2.5、臭氧、氮氧化物、VOCs等实时数据不断在屏幕上跳动闪烁。“人工地面兜兜转转了好几圈还经常有遗漏,无人机几十分钟全掌握!”有人边记边感慨,更多人追着问无人机多功能吊舱、实时采样数据校准、航路规划的细节,眼里闪着“想亲手试试”的期待。这份对高科技应用的执着,对科技赋能、数智转型的思索,成了不断推动新技术新设备运用、想方设法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插上“千里眼、顺风耳”、破解难题的源源动力。
兴趣小组活动引发的“学、思、用”的热潮,很快就蔓延到全体执法人员当中,7月29日至30日举办的全市执法装备技能比武活动,各区三百六十余名执法人员,就有近百名执法队员踊跃报名参加,技能比武以“VOCs检测设备+无人机操作”为核心,聚焦实际工作难点痛点,构建“训、练、赛、用”闭环。
29日“筑基阶段”,设备工程师们精准拆解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PID检测仪的操作精髓,详解不同类型有机分子泄漏快速识别、数据规范记录等实用技巧;专业讲师针对执法难题,手把手带教无人机盲飞、绕障悬停拍照等动作,破解厂区死角取证、复杂场景巡飞等难题。
30日“实战校验”则完全针对一线执法场景:VOCs检测要求5分钟内完成“定位泄漏点—双设备交叉验证—拍照取证”,无人机比武则要求15分钟内精准完成“盲飞—目标定位—绕桩飞行—穿圈飞行—拍照取证—盲落”,确保“练即所用、赛即实战”。
如今,兴趣小组的活动像一粒种子,在执法队伍里生了根、发了芽,正积蓄着力量准备开花、结果。执法队员们操控无人机时,指尖动作愈发精细;手握VOCs检测仪时,校准、读数行云流水,大家正在完成从“会用”到“精通”,从机械完成“领导要我用它干什么”到主动思考“我如何用它们来解决工作难题”的转变。这些用高科技装备武装起来的敏锐、积极的头脑,将使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工作如虎添翼,让环境执法更加精准、污染源头锁定更加快速,在守护武汉绿水青山、美丽江河的路上,筑起一道越来越坚实的“科技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