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您在建议中反映的我市危险废物处置情况的主要问题基本属实,提出的解决方案基本可行。收到您的建议后,我们对全市危险废物产生、处置和监管情况进一步进行了梳理,并积极与市发改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系,协商下一步加强全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的相关工作。
二、我市在建全危废处理体系中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提升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建设。一是针对我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的现状,我局积极研究对策,加快推进解决相关问题。积极协调省生态环境厅加快我市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经营许可证审批,督促武汉凤凰绿色贸易有限公司、武汉新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加快实施升级改造和扩大处置规模进度。二是市发改委已核准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危险废弃物处置项目,该项目根据武汉市危险废物产生现状,对武汉市及周边地市危废处理能力及规模缺口进行分析后,确定该项目危废处置总规模为5万吨/年;其中危险废物焚烧设计规模3万吨/年,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化设计规模1万吨/年,该项目是对我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的重要补充。
(二)搭建危险废物信息共享平台。一是召开危险废物信息对接会,为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处置单位企业提供交流平台;邀请多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工作人员参加会议,方便供需双方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开展了一对一的沟通,交换了供需信息,达成了合作意向。二是多次上门为企业开展危险废物管理工作业务培训,2018年3月22日,我局工作人员赴光谷生物城,与东湖高新区环保局和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与规范化管理培训,园区150多家企业参加了培训。三是加大危险废物管理宣传工作,为了解决产废单位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信息了解不及时的问题,普及危险废物相关法律法规,在我局网站上发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名录》,并印制了《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文件汇编资料》,免费发放给企业;同时,通过“武汉辐危”微信公众号,多次发布危险废物管理业务知识的微信文章,把履职尽责和优化服务企业落到实处。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针对危险废物处置能力配套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拟依托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实施调结构、转增长、补短板的策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稳步推进全市危险废物管控与安全处置:
(一)尽快提升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充分考虑我市未来产业发展,在现有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的基础上,依托现有处置单位,加快提升我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扩大全市危废处置规模、增加处置类别,立足本地重点保障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装备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钢铁、石化化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光电子、医药等支柱产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的需要。一是协调相关部门尽快解决医药废物(HW02)、废医药药品(HW03)、废碱(HW35)、含铬废物(HW21)、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08)、表面处理废物(HW17)、废有机溶剂(HW06)等处置能力缺失或者不足的问题,提升填埋和焚烧处置能力,增加处置类别和规模。二是加快推进武汉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建设。按照《武汉市千子山固体废弃物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方案》,协调市环投公司科学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我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满足我市危险废物处置和应急的需求。三是积极支持我市现有危废处置企业做大做强、规范经营,鼓励现有处置单位加快调结构转增长,扩大处置规模和处置类别,提高处理处置水平。四是积极推动危险废物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危废协同处理和综合利用产业体系,推动我市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转型升级及成果转化,提高危险废物利用总体处理水平。
(二)积极推进建立危险废物收贮体系。一是鼓励现有危废经营单位加强收集网络建设,保障及时、安全地收集、处置相关单位产生的危险废物;探索在产废单位多而各单位量较少工业园区或地区建立危险废物收集暂存点,提高危险废物的收集效率,降低处置单位经营成本。二是探索以区为单元构建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网络,合理布局,依法设置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暂存点,负责收集本区域内的废矿物油、铅酸蓄电池;条件成熟后开展实验室废液、废日光灯管及其他危险废物收集活动。三是协调卫生健康部门尽快建立辖区医疗废物集中收贮方案,依托武汉汉氏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增加乡镇小、远、散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回收贮存布点,实现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全覆盖。四是积极协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落实危险废物管理的职能,探索建立管行业、管环保、管危险废物的部门联动机制,强化社会源产生危险废物的收集。五是全面落实固体废物从严管控,加强对固体废物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以察促管,以察促治,严肃问责,提升固体废物的环境安全管控能力和水平,为加快大武汉建设和城市转型升级作出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