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环境新闻

企业排污若“玩巧”,这个盒子能“抓包” 武汉首次安装污染源智能振动监控仪

发布时间:2023-02-27 09:00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图:智能振动监控仪能进行24小时监控,随时获取、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  记者刘斌 摄)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5日讯  “企业开始生产了,而治污设备没有同步开启……相关设备的振动值就会出现异常。”2月23日,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十大队副大队长艾宗波拿着半个手掌大小的长方形盒子向记者介绍,“通过这个‘振动盒子’,我们马上就能在手机APP上收到‘线报’,迅速收到企业排污异常与否的情况。”

执法人员在手机上查看智能振动监控APP。   记者刘斌 摄

    当天,在武汉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的油烟净化处理设备前,记者见到了这种略显神秘的“污染源智能振动监控仪”。

据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是企业在生产、治污过程中,相应的设备在运行中会产生不同的振动。通过一种振动传感器以及AI算法,就能把这种振动进行量化,形成一个正常状态的振动值。如果相关企业明明在生产,而治污设备不振动或振动时长与生产时长不匹配,那么,就被判定为异常,监控仪就向环境监管人员发出预警。

执法人员在手机上可以随时查看智能振动监控APP。   记者刘斌 摄

作为试点,东西湖区从2022年6月开始在10家企业的核心生产、治污设施上安装了106台“振动监控仪”。

东西湖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人员介绍,去年10月,“振动监控仪”监控到辖区2家企业的设备振动异常,执法人员随即现场检查发现,企业的生产设备正常生产运行,但治污设备没有开启。随后,2家企业因“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而分别被依法处以罚款32万元。

目前,已安装“振动监控仪”的辖区企业未发现新的振动异常预警,执法人员现场检查也未发现异常。

智能振动监控仪像一个小盒子,安装在企业治污设备上。   记者刘斌 摄

东西湖区环境监管企业上千家,重点排污单位数十家,执法人员数量不足。这种“振动监管”的非现场监管手段,帮助执法人员大幅提升了执法监管效率。(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张锦丽  许倩)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