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环境新闻

武汉16处湿地启动越冬水鸟同步调查

发布时间:2024-01-09 11:11 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讯(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孙姝 汪芳玲)1月8日,武汉16处湿地启动越冬水鸟同步调查。以后这项调查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开始。

这16处湿地包括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湿地。

8日下午,市观鸟协会的志愿者受新洲区园林和林业局委托,在涨渡湖湿地率先开展越冬水鸟同步调查。

该协会会长颜军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由于湖泊面积太大,调查人员兵分两路,在两岸同时展开调查。对于群集在湖心、站在岸边用高倍望远镜都无法看清的鸟群,调查人员只好乘船,缓慢地靠近观察和记录。

湿地密密麻麻待在一起的水鸟如何计数?颜军称,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对几十、上百只水鸟,直接数清数量即可,可精确到个位。对于几千、上万只水鸟,采用直接计数法的特殊形式——集团计数法统计。通常用望远镜镜头框住一个个区域(一个区域称为“筒”),一筒一筒地计数。这样统计的数字,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比如,1.1万只、2.5万只等。将统计的数据累加,就得出该湿地越冬水鸟总数。

识别鸟类物种是这项调查最难的部分,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观鸟经验。

颜军告诉记者,因距离太远无法辨清种类的鸟类,归为“未识别鸟类”,国家规定其比例不得超过10%。因此,为了辨清鸟类种类,调查人员必须想办法离鸟类近一点,但又不能惊扰它们。

记者了解到,越冬水鸟调查除了调查水鸟的数量、种类,还有栖息地和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等内容,以便弄清越冬水鸟的资源状况及动态变化,更好地保护水鸟、保护湿地。

省林业局开展全省湿地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始于2015年。每年调查时间均在1月份,调查地点有131个。从今年起,全省调查的时间统一为1月8日—1月14日。

“每年的1月份,是湿地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最稳定的阶段。”省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总站工作人员说。

为了把越冬水鸟调查做得更好,1月5日,市园林和林业局组织全市相关湿地的工作人员,以视频方式参加了全省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技术培训。

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1月,沉湖湿地越冬水鸟种类为47种,数量为10.4万余只,分别在全省湿地排名第四、第二。而在2022年1月,该湿地越冬水鸟种类为37种,数量为8.5万只。

“这表明在退渔还湿和生态修复后,沉湖湿地生态环境日益向好,对鸟类越来越有吸引力。”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