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31074791/2020-818244 | 分     类: | 政务公开 |
---|---|---|---|
发布机构: |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 成文日期: | 2013-02-21 11:07 |
文   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13-02-21 11:07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全国生产化学品环境情况调查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12年10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报表制度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
目 录
一、总说明 ……………………………………………………………………………………4
二、报表目录……………………………………………………………………………………6
三、调查表式 ………………………………………………………………………………7
(一)基层年报表 …………………………………………………………………………7
企业信息…………………………………………………………………………………………8
产品清单…………………………………………………………………………………………9
原(辅)料信息 ………………………………………………………………………………10
产品信息…………………………………………………………………………………………11
(二)综合年报表………………………………………………………………………………13
各地区产品类别情况 ……………………………………………………………………………14
各地区产品中化学物质情况 …………………………………………………………………15
各地区原(辅)料情况 ………………………………………………………………………16
各地区化学品企业情况……………………………………………………………………………17
各地区化学品行业情况……………………………………………………………………………18
四、指标解释 …………………………………………………………………………………19
五、附录…………………………………………………………………………………………32
一、总说明
(一)调查目的
全面、准确了解全国生产化学品环境情况,为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和计划、建立化学品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和化学品全过程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奠定基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调查范围
调查区域范围包括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调查企业范围为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行业中相关子类下制造化学品的现有企业。
截止到调查基准年年底前正式投入运营(含试生产)以及调查基准年度内无生产但保持生产能力的企业,应纳入调查范围;在调查基准年年底前取缔、关闭或已不存在的企业,或者正在进行前期项目工作、完成基本建设但尚未投入试运行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企业,不纳入调查。
(三)调查内容
1、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的名称、位置、行业类别、规模等信息;
2、生产的化学品情况,包括化学品名称、危害性、产量、成分、使用的原辅料等信息;
3、原辅料情况,包括原辅料的种类、数量、危害性、储存情况等信息;
4、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排放量、特征化学污染物名称等信息。
(四)报告期及报送时间
本调查制度为年报,调查基准年为2012年,调查时间为1月1日至12月31日,企业报送数据时间为2013年6月30日前,各省级环保部门数据、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报送时间为2013年11月30日前。
(五)调查方法
1、对所有属于调查范围的化学品生产企业逐个发放调查表,调查企业需根据工商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企业相关台账以及其他环保登记信息资料填报调查表;
2、各地区通过生产化学品环境情况信息系统对调查数据进行逐级审核和汇总,合格数据上报上级环境保护部门。
(六)调查组织方式
本调查工作由环境保护部统一部署并组织实施,各省、地市、县级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调查工作,对辖区内调查企业逐个发表填报、环保部门核查并汇总。环保部门自上而下逐级进行调查工作部署和培训,自下而上逐级进行数据审核和汇总。地方各级环保部门根据上级环保部门要求开展工作,并指导和监督下级环保部门的工作。
(七)资料来源、报送内容及方式和用途
1、资料来源
(1)各地区产品类别情况统计资料根据基层年报表“产品信息”的数据汇总。
(2)各地区产品中化学物质情况统计资料根据基层年报表“产品信息”的数据汇总。
(3)各地区原(辅)料情况根据基层年报表“原(辅)料信息” 的数据汇总。
(4)各地区化学品企业情况根据基层年报表“企业信息”的数据汇总。
(5)各地区化学品行业情况根据基层年报表“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的数据汇总。
2、报送内容及方式
各地区报送的报表资料,其中全部数据资料[基层年报表和综合年报表(包括县、市、省各级)]通过环保专网上报;打印表、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等文本材料用邮寄的方式报送。
3、资料用途
调查获得的信息只用于掌握全国生产化学品环境情况,不与排污收费、行政处罚等挂钩。
(八)填报要求
1.企业内部应对本企业填报的所有数据进行复核,单位负责人须在表格封面上签字,并加盖公章。
2.本次调查按照属地原则,以区县为单元。
3.调查表可以手写或打印,手写必须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应工整、清晰,不得涂改。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必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地填写;需要填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不得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4.表格中除注明“可多选”的项目外,其余均为单一选项。如表格不够填写,请自行复印。
5.企业填报基层年报表,一式三份,其中纸质两份(一份企业留存备查,一份上报县级环保部门),电子版一份(上报县级环保部门)。县级、地市级、省级三级环保部门逐级上报原始调查表和汇总表电子版。
表号 | 表名 | 报告期别 | 填报范围 | 报送单位 | 报送日期及方式 | 页码 |
(一) 基层年报表 | ||||||
基化101表 | 企业信息 | 年报 | 化学品生产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 填报范围内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 2013年6月30日前 纸件和电子件 | 8 |
基化102表 | 产品清单 | 年报 | 化学品生产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 填报范围内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 2013年6月30日前 纸件和电子件 | 9 |
基化103表 | 原(辅)料信息 | 年报 | 化学品生产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 填报范围内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 2013年6月30日前 纸件和电子件 | 10 |
基化104表 | 产品信息 | 年报 | 化学品生产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 填报范围内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 2013年6月30日前 纸件和电子件 | 11 |
(二) 综合年报表 | ||||||
综化101表 | 各地区产品类别情况 | 年报 | 县级及以上各级行政区 | 各地区环保厅(局) | 2013年11月30日前 纸件和电子件 | 14 |
综化102表 | 各地区产品中化学物质情况 | 年报 | 县级及以上各级行政区 | 各地区环保厅(局) | 2013年11月30日前 纸件和电子件 | 15 |
综化103表 | 各地区原(辅)料情况 | 年报 | 县级及以上各级行政区 | 各地区环保厅(局) | 2013年11月30日前 纸件和电子件 | 16 |
综化104表 | 各地区化学品企业情况 | 年报 | 县级及以上各级行政区 | 各地区环保厅(局) | 2013年11月30日前 纸件和电子件 | 17 |
综化105表 | 各地区化学品行业情况 | 年报 | 县级及以上各级行政区 | 各地区环保厅(局) | 2013年11月30日前 纸件和电子件 | 18 |
三、调 查 表 式
| 企业信息
2012年 |
表 号:基化101表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83号 有效期至:2013年7月31日 | ||||||||||||||||||||
一、基本信息 | ||||||||||||||||||||||
单位名称 | (加盖公章) | |||||||||||||||||||||
曾用名 |
| |||||||||||||||||||||
组织机构代码 |
| |||||||||||||||||||||
法定代表人 |
| |||||||||||||||||||||
行政区划代码 |
| |||||||||||||||||||||
单位所在地 |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区(市、州、盟) 县(区,市,旗) 乡(镇) 街(道,路) 号 邮政编码 | |||||||||||||||||||||
中心经度 | ° ′ ″ | 中心纬度 | ° ′ ″ | |||||||||||||||||||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 ○是 ○否 | 进入工业园区情况 | ○是 ○否 | |||||||||||||||||||
所在工业园区名称 |
| 工业园区代码 |
| |||||||||||||||||||
工业园区级别 | ○国家级 ○省级 ○地市级 ○县级 ○其他 | |||||||||||||||||||||
行业分类代码 |
|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代码 |
| |||||||||||||||||||
注册资金(万元) |
| 厂区面积(平方米) |
| |||||||||||||||||||
职工人数(人) |
| 企业规模代码 |
| |||||||||||||||||||
建厂时间 | 年 月 | 最新改扩建时间 | 年 月 | |||||||||||||||||||
年生产时间(小时) |
| |||||||||||||||||||||
填表人联系电话 |
| 传真号码 |
| |||||||||||||||||||
手机号码 |
| 电子邮箱 |
| |||||||||||||||||||
二、污染防治信息 | ||||||||||||||||||||||
废气排放量(万立方米/年) |
| 废水产生量(吨/年) |
| |||||||||||||||||||
废水排放量(吨/年) |
| 废水排放去向代码 |
| |||||||||||||||||||
废水受纳水体名称 |
| 废水受纳水体代码 |
| |||||||||||||||||||
一般固体废物产生量 (吨/年) |
| 危险废物产生量(吨/年) |
| |||||||||||||||||||
危险废物处置方式 (可多选) | □自行处理 □委托处理 | 危险废物处置机构名称 |
| |||||||||||||||||||
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情况 | ○有 ○无 | 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单位 |
| |||||||||||||||||||
环境影响评价情况 | ○有 ○无 | 环评文件中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情况 | ○有 ○无 | |||||||||||||||||||
近10年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况 | ○无 ○有 共 次 |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时间:20 年 月 日
| 产品清单
2012年 |
表 号:基化102表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83号 有效期至:2013年7月31日 | |||||
序号 | 产品名称 |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 /临时编码 | 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 | 历史最大产量(吨/年) | 产量 (吨/年) | 调查年底(12月31日)储存量(吨)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
… |
|
| ○是 ○否 |
|
|
| |
合计 | 种 | ---- | ---- |
|
|
|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时间:20 年 月 日
| 原(辅)料信息
2012年 |
表 号:基化103表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83号 有效期至:2013年7月31日 | |||||||
一、原料信息 | |||||||||
原料编号 | 原料名称 | 化学名称 |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 | 物理状态 | 是否属于 危险化学品 | 总使用量 (吨/年) | 调查年底 (12月31日) 储存量(吨) | ||
|
|
|
| ○固态 ○液态 ○气态 ○其他 | ○是 ○否 |
|
| ||
|
|
|
| ○固态 ○液态 ○气态 ○其他 | ○是 ○否 |
|
| ||
|
|
|
| ○固态 ○液态 ○气态 ○其他 | ○是 ○否 |
|
| ||
|
|
|
| ○固态 ○液态 ○气态 ○其他 | ○是 ○否 |
|
| ||
|
|
|
| ○固态 ○液态 ○气态 ○其他 | ○是 ○否 |
|
| ||
… |
|
|
|
|
|
|
| ||
合计 | 种 | ---- | ---- | ---- | ---- |
|
| ||
二、辅料信息 | |||||||||
辅料编号 | 辅料名称 | 化学名称 |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 | 物理状态 | 是否属于 危险化学品 | 总使用量 (吨/年) | 调查年底 (12月31日)储存量(吨) | ||
|
|
|
| ○固态 ○液态 ○气态 ○其他 | ○是 ○否 |
|
| ||
|
|
|
| ○固态 ○液态 ○气态 ○其他 | ○是 ○否 |
|
| ||
|
|
|
| ○固态 ○液态 ○气态 ○其他 | ○是 ○否 |
|
| ||
|
|
|
| ○固态 ○液态 ○气态 ○其他 | ○是 ○否 |
|
| ||
|
|
|
| ○固态 ○液态 ○气态 ○其他 | ○是 ○否 |
|
| ||
… |
|
|
|
|
|
|
| ||
合计 | 种 | ---- | ---- | ---- | ---- |
|
| ||
备注 |
|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时间:20 年 月 日
| 产品信息
2012年 |
表 号:基化104表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83号 有效期至:2013年7月31日 | |||||||||||||||||||||||||||||||||||
表格编号 |
| (每种化学产品填写一张表,并从0001开始顺序编号) | |||||||||||||||||||||||||||||||||||
一、产品基本信息 | |||||||||||||||||||||||||||||||||||||
产品名称 |
| ||||||||||||||||||||||||||||||||||||
其他名称 |
|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 |
| ||||||||||||||||||||||||||||||||||
产品类别名称 |
| 产品分类代码 |
| ||||||||||||||||||||||||||||||||||
历史最大产量(吨/年) |
| 产量(吨/年) |
| ||||||||||||||||||||||||||||||||||
国内销售量(吨/年) |
| 出口量(吨/年) |
| ||||||||||||||||||||||||||||||||||
调查年底(12月31日)储存量(吨) |
| 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 | ○是 ○否 | ||||||||||||||||||||||||||||||||||
产品物理状态 | ○固态 ○液态 ○气态 ○其他 | ||||||||||||||||||||||||||||||||||||
预期用途代码 (可多填) |
其他 | ||||||||||||||||||||||||||||||||||||
二、产品中化学物质信息 | |||||||||||||||||||||||||||||||||||||
成 分 一 | 化学名称 |
| |||||||||||||||||||||||||||||||||||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 |
| 结构式(上传图片) |
| ||||||||||||||||||||||||||||||||||
分子式 |
| 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 | ○是 ○否 | ||||||||||||||||||||||||||||||||||
其他名称 |
| 含量(%) |
| 成分折纯量(吨/年) |
| ||||||||||||||||||||||||||||||||
成 分 二 | 化学名称 |
| |||||||||||||||||||||||||||||||||||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 |
| 结构式 (上传图片) |
| ||||||||||||||||||||||||||||||||||
分子式 |
| 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 | ○是 ○否 | ||||||||||||||||||||||||||||||||||
其他名称 |
| 含量(%) |
| 成分折纯量(吨/年) |
| ||||||||||||||||||||||||||||||||
成 分 三 | 化学名称 |
| |||||||||||||||||||||||||||||||||||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 |
| 结构式(上传图片) |
| ||||||||||||||||||||||||||||||||||
分子式 |
| 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 | ○是 ○否 | ||||||||||||||||||||||||||||||||||
其他名称 |
| 含量(%) |
| 成分折纯量(吨/年) |
| ||||||||||||||||||||||||||||||||
成 分 四 | 化学名称 |
| |||||||||||||||||||||||||||||||||||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 |
| 结构式(上传图片) |
| ||||||||||||||||||||||||||||||||||
分子式 |
| 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 | ○是 ○否 | ||||||||||||||||||||||||||||||||||
其他名称 |
| 含量(%) |
| 成分折纯量(吨/年) |
| ||||||||||||||||||||||||||||||||
成 分 五 | 化学名称 |
| |||||||||||||||||||||||||||||||||||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 |
| 结构式(上传图片) |
| ||||||||||||||||||||||||||||||||||
分子式 |
| 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 | ○是 ○否 | ||||||||||||||||||||||||||||||||||
其他名称 |
| 含量(%) |
| 成分折纯量(吨/年) |
|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时间:20 年 月 日
|
| 续基化104表 | |||||||
三、原料信息 | |||||||||
原料编号 | 原料名称 | 使用量(吨/年) | 消耗定额(吨/吨产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主要辅料信息 | |||||||||
辅料编号 | 辅料名称 | 使用量(吨/年) | 消耗定额 (吨/吨产品) | 作 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特征化学污染物信息 | |||||||||
序号 | 特征化学污染物名称 | 产生工艺节点 | 排放途径(可多选) | ||||||
1 |
|
| □水 □气 □固废 | ||||||
2 |
|
| □水 □气 □固废 | ||||||
3 |
|
| □水 □气 □固废 | ||||||
4 |
|
| □水 □气 □固废 | ||||||
5 |
|
| □水 □气 □固废 | ||||||
备注 |
|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时间:20 年 月 日
(二)综合年报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 | 各地区产品类别情况
2012年 |
表 号:综化101表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83号 有效期至:2013年7月31日 | ||||
序号 | 产品类别名称 | 历史最大产量(吨/年) | 产量(吨/年) | 调查年底(12月31日)储存量(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种 |
|
|
|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时间:20 年 月 日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 | 各地区产品中化学物质情况
2012年 |
表 号:综化102表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83号 有效期至:2013年7月31日 | ||||
序号 | 产品中化学物质化学名称 |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 /临时编码 | 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 | 成分折纯量(吨/年)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是 ○否 |
| ||
… |
|
| ○是 ○否 |
| ||
合计 | 种 | ---- | ---- |
|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时间:20 年 月 日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 | 各地区原(辅)料情况
2012年 |
表 号:综化103表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83号 有效期至:2013年7月31日 | |||||
序号 | 原(辅)料名称 |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 | 是否属于危险 化学品 | 使用量 (吨/年) | 调查年底(12月31日)储存量(吨) | ||
1 |
|
| ○是 ○否 |
|
| ||
2 |
|
| ○是 ○否 |
|
| ||
3 |
|
| ○是 ○否 |
|
| ||
4 |
|
| ○是 ○否 |
|
| ||
5 |
|
| ○是 ○否 |
|
| ||
6 |
|
| ○是 ○否 |
|
| ||
7 |
|
| ○是 ○否 |
|
| ||
8 |
|
| ○是 ○否 |
|
| ||
9 |
|
| ○是 ○否 |
|
| ||
10 |
|
| ○是 ○否 |
|
| ||
11 |
|
| ○是 ○否 |
|
| ||
12 |
|
| ○是 ○否 |
|
| ||
13 |
|
| ○是 ○否 |
|
| ||
14 |
|
| ○是 ○否 |
|
| ||
15 |
|
| ○是 ○否 |
|
| ||
16 |
|
| ○是 ○否 |
|
| ||
17 |
|
| ○是 ○否 |
|
| ||
18 |
|
| ○是 ○否 |
|
| ||
19 |
|
| ○是 ○否 |
|
| ||
20 |
|
| ○是 ○否 |
|
| ||
… |
|
| ○是 ○否 |
|
| ||
合计 | 种 | ---- | ---- |
|
|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时间:20 年 月 日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 | 各地区化学品企业情况
2012年 |
表 号:综化104表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83号 有效期至:2013年7月31日 | ||||||
序号 | 地区名称 | 企业数量 (家) | 产品总产量 (吨/年) | 危险化学品企业数量(家) | 进入园区企业数量(家) | 有环境应急预案企业数量(家) | 环评文件中有环境风险评价专篇的企业数量(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个 |
|
|
|
|
|
|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时间:20 年 月 日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市、州、盟) 县(区、市、旗) | 各地区化学品行业情况
2012年 |
表 号:综化105表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83号 有效期至:2013年7月31日 | |||||
序 号 | 行业类别名称 | 企业数量 (家) | 危险化学品企业数量(家) | 产品类别数量(个) | 产品总产量 (吨/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个 |
|
|
|
|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时间:20 年 月 日
四、指标解释
1、《企业信息》(基化101表)
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按工商部门登记或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名称。如企业名称变更(含当年变更),应同时填上变更前的名称(曾用名)。
【组织机构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企业、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长度为9个字符,不能含有0~9或A~Z(必须大写)之外的字符,中间的“-”不能填。
对于大型联合企业(或集团)所属二级企业,凡具有法人资格、符合独立核算法人企业条件的,填写企业法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在填写代码时,除填写其所属企业(联合企业、集团或独立核算单位)的法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外,还应在括号内方格中填写二级单位组织机构代码(系两位码)。二级单位组织机构代码指联合企业(或集团)内对其下属的不属于法定赋码范围的二级单位的顺序编号,此码由联合企业(或集团)统一编制。
尚未领取法定代码或不属于法定代码赋码范围的单位,一律按各级环保部门赋予的临时代码填报。
临时代码的编码原则:临时代码共十一位码。前六位为所在县(区)行政区划代码,统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填写,第七位为汉语拼音H(代表化学品),后四位为县(区)环保部门对其进行编码,从0001~9999。
各地环保部门应严格控制临时代码的发放,做到发放的临时代码不重不漏。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已有临时代码的企业可沿用原有的代码。
【法定代表人】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企业法人单位填写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法定代表人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填写,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填写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行政区划代码】指企业生产场所实际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按照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填写相应行政区划代码。
【单位所在地】指单位生产场所实际所在地的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二级企业,一律按二级单位所在地址填写,要求写明所在的省、地市、县、乡以及具体街的名称和详细的门牌号码。
【中心经度】指企业厂区中心的经度。格式为XXX°XX′XX",中心经度的分、秒应填写0~59之间的数据。
【中心纬度】指企业厂区中心的纬度。格式为XXX°XX′XX",中心纬度的分、秒应填写0~59之间的数据。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是指依法设立且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工商核准文件从事生产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企业。
【进入工业园区情况】指企业是否位于石化化工产业集中的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专业化工园区和由各级政府依法设置的化工生产单位集中区。若选“是”,则填写“工业园区级别”和“所在工业园区名称”;若选“否”,“工业园区级别”和“所在工业园区名称”则无需填写。
【所在工业园区名称】位于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及县级工业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等)内的企业填报此栏,园区名称按《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名单》中的全称规范填写。
【工业园区代码】位于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等)内的企业填报此栏,工业园区代码按《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名单》中的代码填写。
【工业园区级别】化工园区包括石化化工产业集中的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专业化工园区和由各级政府依法设置的化工生产单位集中区。选择“其他”时,须注明级别。
【行业分类代码】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规范填写行业分类代码。本次调查行业代码参见《附录》表1。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代码】指企业的登记注册类型代码,按其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类型填写,类型代码按《附录》表2规范填写。
【注册资金】按照企业营业执照上的内容填写,单位为万元,保留整数位。
【厂区面积】指企业实际生产厂区占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职工人数】指企业调查基准年度从业职工总数。
【企业规模代码】按企业职工人数、营业收入两项指标为划分依据确定规模,填写规模代码,其中“1”为大型,“2”为中型,“3”为小型,“4”为微型。参见《附录》表3。
(1)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2)营业收入为主营业务收入。
【建厂时间】分下列几种情况填写:
(1)解放前成立的企业填写最早开工或成立的时间;
(2)解放后成立的企业填写领取营业执照或批准成立的时间,如开业年月早于领取营业执照的时间,填写最早开业年月;
(3)改制企业按原成立时间填写;
(4)分立、合并企业:合并或兼并企业,按合并前主要企业领取营业执照的时间(或最早开业时间)填写;分立企业按分立后各自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时间填写;
(5)与外方或港、澳、台合资的企业,按领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的时间填写。
【最新改扩建时间】指企业最新的改、扩建项目的环评批复时间。无环评批复的按改扩建项目建设开工时间填报。
【年生产时间】指调查基准年度企业实际开工生产的小时数,数据应在0-8760之间,保留到整数位,单位为小时。
【填表人联系电话】指本次调查填表人的固定电话。填写规则为“区号-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手机号码、电子邮箱】指本次调查填表人的传真号码、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
污染防治信息:
【废气排放量】指在调查基准年度企业全年排入空气中的各种废气总量,单位为万立方米/年,保留三位小数。
【废水产生量】指调查年度全年企业厂区内工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废水量。单位为吨/年,保留三位小数。
【废水排放量】指调查年度全年经过企业所有排放口排到厂区外部的废水量。包括生产废水、外排的直接冷却水和清污不分流的间接冷却水、超标排放的矿井地下水和与工业废水混排的厂区生活污水。不包括独立外排的厂区生活污水及清污分流的间接冷却水和雨水。单位为吨/年,保留三位小数。
【废水排放去向代码】指企业产生的废水是直接排向江、河、湖、海等环境水体,还是排入市政管网、污水处理厂等。对于有多种去向的,填写企业废水的大部分或主要部分排放去向方式,代码按表3填写。若选F、G、H、K,则不填写受纳水体名称和受纳水体代码。参见《附录》表4。
【废水受纳水体名称】指企业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水体或经过城市污水管网、集中处理厂、其它企业后最终排入水体的名称(如××河、××江等)。
【废水受纳水体代码】根据受纳水体名称填写相应代码,水体代码要按照统一的《河流代码表》填报。海域代码分别是:1-渤海,2-黄海,3-东海,4-南海。
《河流代码表》中未编入的河流,可按下列编码方法在相应的空码上继续编排。如编码确实困难,可按汇入的上一级河流代码填报。
《河流代码表》编码规则:海域代码由1位码组成,分别为1-渤海,2-黄海,3-东海,4-南海。河流代码由8位码组成,编码采取按2位一组分段8位编码:
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
1 2 3 4 5 6 7 8
一二位是流域、大流域干流和支系干流的分类分段码,采用两位大写字母编排;三四位是流域、大流域干流的一级支流和支系一级支流码,从01~99不间隔顺序排码;五六位是上一级河流的支流码(如长江的三级支流),从01~99不间隔顺序排码;七八位是上一级河流以下的各级支流混排码,01~99不间隔顺序排码。如确实编码困难,可按汇入的上一级河流代码填报。对于跨省河流、省内且其上一级河流也完全在省内、上一级河流跨省等特殊情况,均沿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所采用的统一编码。
【一般固体废物产生量】指在调查基准年度企业全年实际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的总量,单位为吨/年,保留三位小数。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危险废物产生量】指调查基准年度企业全年实际产生的危险废物的总量,单位为吨/年,保留三位小数。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处置方式】若由企业自己处理危险废物,则选择“自行处理”,若委托其他企业或专业处理设施处理,则选择“委托处理”,并填写危险废物处置机构名称。若存在两种情况,可全选。
【危险废物处置机构名称】指企业委托处理危险废物的单位名称,填写受委托处理处置单位的全称。
【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情况】指企业是否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编制环境应急预案。
【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单位】指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环境保护部门名称,若未备案,则本项无需填写。
【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指企业建厂后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若进行过环评并通过,选择“有”,否则选“无”。
【环评文件中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情况】指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是否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规定编制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
【近10年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况】指企业近10年(截至到2012年12月31日)是否曾经发生过突发环境事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若选“有”,则需注明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次数。
2、《产品清单》(基化102表)
【产品名称】指企业生产的化学产品名称,填写内容与《产品信息》(基化104表)“一、产品基本信息”中“产品名称”的内容一致。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若该产品在《化学品调查参考名单》(简称“名单”)中,填写该产品在“名单”中的化学文摘号(识别码),如果无法提供该原料的化学文摘号,一律按照临时编码规则填写。临时编码规则:组织机构代码+C+三位流水号,其中“C”代表产品,后3位为企业赋予该产品的流水号,从001开始顺序编码,同种产品不得重复编码。填写内容与《产品信息》(基化104表)“一、产品基本信息”中“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的一致。
【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指该产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填写内容与《产品信息》(基化104表)“一、产品基本信息”中“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内容对应。
【历史最大产量】指企业建厂至2012年之间,生产该产品的最大年产量,填写内容与《产品信息》(基化104表)“一、产品基本信息”中“历史最大产量”的内容对应。
【产量】指调查基准年度该产品的实际生产总量,填写内容与《产品信息》(基化104表)“一、产品基本信息”中“产量”的内容对应。
【调查年底(12月31日)储存量】指调查基准年度12月31日当日该产品的储存量,填写内容与《产品信息》(基化104表)“一、产品基本信息”中“调查年底(12月31日)储存量”的内容对应。
3、《原(辅)料信息》(基化103表)
企业在填写原辅料化学名称、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时,若企业不确定其化学名称以及化学文摘号时,可查询《化学品调查参考名单》。
【原料编号】企业对生产化学产品所涉及的每种原料进行编号,以YL开头,从YL-1开始顺序编号,不得重复。
【原料名称】指生产化学产品所用到的原料名称,优先填写通用名。没有通用名的,应填写最常用的商品名称。不得填写该原料在企业内部指定的特有编号、代码或名称,也不得填写该原料的英文字母缩写。
【化学名称】指原料的化学名称,须填写中文化学名。化学名称是指采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的化学名称。填写本部分信息时,可参考原料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标签等。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若该原料在《化学品调查参考名单》(简称“名单”)中,填写该原料在“名单”中的化学文摘号(识别码)。若该原料不在“名单”中,根据已掌握信息填写化学文摘号。如果无法提供该原料的化学文摘号,一律按照临时编码规则填写。
临时编码规则:组织机构代码+Y+三位流水号,其中“Y”代表原料,后3位为企业赋予该原料的流水号,从001开始顺序编码,同种原料不得重复编码。
【物理状态】指该原料的实际物理状态,而不是在标准状态下的物理状态。如选择其他,须注明。
【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如该原料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则选择“是”,如该原料未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则选择“否”。
【总使用量】指调查基准年度全年生产产品所用原料的总量,单位为吨/年,保留三位小数。
【调查年底(12月31日)储存量】指调查基准年度12月31日当日该原料的储存量,单位为吨,保留三位小数。
【辅料编号】企业对生产化学产品所涉及的每种辅料进行编号,以FL开头,从FL-1开始顺序编号不得重复。
【辅料名称】指生产化学产品所用到的辅料名称,优先填写通用名。没有通用名的,应填写最常用的商品名称。不得填写该辅料在企业内部指定的特有编号、代码或名称,也不得填写该辅料的英文字母缩写。
【化学名称】指辅料的化学名称,须填写中文化学名。化学名称是指采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的化学名称。填写本部分信息时,可参考辅料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标签等。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若该辅料在“名单”中,填写该辅料在“名单”中的化学文摘号(识别码)。若该辅料不在“名单”中,根据已掌握信息填写化学文摘号。如果无法提供该辅料的化学文摘号,一律按照临时编码规则填写。
临时编码规则:组织机构代码+F+三位流水号,其中“F”代表辅料,后3位为企业赋予该辅料的流水号,从001开始顺序编码,同种辅料不得重复编码。
【物理状态】指该辅料的实际物理状态,而不是在标准状态下的物理状态。如选择其他,须注明。
【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如该辅料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则选择“是”,如该辅料未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则选择“否”。
【总使用量】指调查基准年度全年生产产品所用的辅料的总使用量,单位为吨/年,保留三位小数。
【调查年底(12月31日)储存量】指调查基准年度12月31日当日该辅料的储存量,单位为吨,保留三位小数。
【备注】填写需特别说明的信息。
4、《产品信息》(基化104表)
特别说明:
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主/副产品)是化学品的,填写本表。
企业同时生产多种化学产品的,每种化学产品填写一张基化104表,并从0001开始顺序编号。
若企业同时生产多种化学产品且成分相同,但含量或物理状态不同的,每种含量或每种状态应分别填写基化104表。如某企业同时生产液体烧碱和固体烧碱,应填写两张。
企业在填写产品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产品中化学物质化学名称、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时,对于不确定其化学名称以及化学文摘号的,可查询《化学品调查参考名单》。
产品中化学物质是指能发挥该产品功能的化学物质成分,不包括溶剂、杂质。若为农药产品,指有效成分,即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定化学结构成分;若为医药产品,指能代表其功效的化学成分。最多填写5种化学物质信息。
原料信息填写生产该产品所用到的原料名称、使用量和消耗定额,最多填写5种原料信息。原料编号和原料名称必须与《原(辅)料信息》(基化103表)中该原料的编号一致。
主要辅料信息填写生产该产品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辅料名称、使用量、消耗定额和作用,最多填写5种信息。辅料编号和辅料名称必须与《原(辅)料信息》(基化103表)中该原料的编号一致。
产品基本信息:
【产品名称】指企业生产的化学产品名称。优先填写产品的通用名。如没有通用名,应填写采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的中文化学名。如没有中文化学名,应填写最常用的商品名称。不得填写该产品在企业内部指定的特有编号、代码或名称,也不得填写该产品的英文字母缩写。
【其他名称】指企业生产的该产品的其他名称,包括通用名、别名、俗名等。如有多个,各名称之间用分号(;)隔开。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指产品的在“名单”中的化学文摘号(识别码)。当在“名单”中未查到该化学产品时,若企业已知该化学产品的化学文摘号,则必须填写。化学文摘号(CAS号)指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为每一种化学物质分配的唯一编号。如果无法提供该原料的化学文摘号,一律按照临时编码规则填写。
临时编码规则:组织机构代码+C+三位流水号,其中“C”代表产品,后3位为企业赋予该产品的流水号,从001开始顺序编码,同种产品不得重复编码。
【产品类别名称】按照《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国家统计局令第13号)中规定的产品类别名称规范填写,填写与产品分类代码对应的产品类别名称。
【产品分类代码】按照《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国家统计局令第13号)中规定的产品分类代码规范填写,必须填写10位代码。
【历史最大产量】指企业建厂至2012年之间,生产该产品的最大年产量,单位为吨/年,保留三位小数。
【产量】指调查基准年度该产品的实际生产总量,单位为吨/年,保留三位小数。如该产品当年未生产,则填写“0”。
【国内销售量】指调查基准年度该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全年实际销售量,单位为吨/年,保留三位小数。如未在国内销售,则填写“0”。
【出口量】指调查调查年度该产品的全年实际出口量,单位为吨/年,保留三位小数。如未出口,则填写“0”。
【调查年底(12月31日)储存量】指调查基准年度12月31日当日该产品的储存量,单位为吨,保留三位小数。
【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该产品如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选择“是”;该产品如未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选择“否”。
【产品物理状态】该产品的实际物理状态,而不是在标准状态下的物理状态。如某企业生产30%盐酸,则选“液态”;如某企业生产氯化氢气体,则选“气态”。如选择“其他”,须注明。
【预期用途代码】指该产品的预期用途,按照《附录》表5《化学品用途代码表》填写详细用途分类代码,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多种用途。《化学品用途代码表》中列出的用途包括产品的特有功能(如染料),某种功能的具体用处(如纤维用染料),以及该产品物品的用途(如纤维制品用作汽车座垫、地毯等)。
产品中化学物质信息:
【化学名称】指该产品中各化学物质成分的化学名称,须填写中文化学名。化学名称是指采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的化学名称。填写本部分信息时可参考产品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产品标签等。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指产品中各化学物质成分的化学文摘号或“名单”中指定的识别码。当在“名单”中未查到该化学物质时,若企业已知该化学物质的化学文摘号,则必须填写。
若在“名单”中未查到该化学物质,且无法提供该化学物质的化学文摘号时,一律按照临时编码规则填写;同时提供该化学物质的结构式,并以附件形式上传。
临时编码规则:组织机构代码+H+三位流水号,其中“H”代表化学物质,后3位为企业赋予该化学物质的流水号,从001开始顺序编码,同种化学物质不得重复编码。
【结构式】指该产品中各化学物质成分的结构式。结构式是用元素符号和键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价数和排列的式子,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分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如分子式为C2H6O的化合物有两种,用结构式表示分别为: (乙醇); (甲醚)
【分子式】指该产品中各化学物质成分的分子式。分子式是指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单质、化合物)分子的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化学式。如乙烷,分子式为C2H6;2,4-二硝基苯酚,分子式为C6H4N2O5。
【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如该化学物质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则选择“是”,如该化学物质未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则选择“否”。
【其他名称】如该化学物质有除化学名称之外的多种名称,需逐一填写,各名称之间用分号(;)隔开。
【含量】指该成分在产品中的数量,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对于以体积百分含量表示的应折算成质量百分含量后填写,若产品中该成分的含量不是定值,应填写平均值。如某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是80%-90%,则此处填写“85”。
【成分折纯量】指该产品中各化学物质成分折算成百分百的净重量,由产量与含量相乘得出,单位为吨/年,保留三位小数。
原料信息:
【原料编号】指生产该产品所用到的原料编号,必须与《原(辅)料信息》(基化103表)中该原料的编号一致。
【原料名称】指生产该产品所用到的原料名称,必须与《原(辅)料信息》(基化103表)中该原料的名称一致。
【使用量】指调查基准年度全年生产该产品所用的原料使用量,单位为吨/年,保留三位小数。若该原料同时用于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产品时,使用量需分开填写。
【消耗定额】指生产单位产品的平均原料消耗量,单位为吨/吨产品,保留三位小数。
辅料信息:
【辅料编号】指生产该产品所用到的辅料编号,必须与《原(辅)料信息》(基化103表)中该辅料的编号一致。
【辅料名称】指生产该产品所用到的辅料名称,必须与《原(辅)料信息》(基化103表)中该辅料的名称一致。
【使用量】指调查基准年度全年生产该产品所用的辅料使用量,单位为吨/年,保留三位小数。若该辅料同时用于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产品时,使用量需分开填写。
【消耗定额】指生产单位产品的平均辅料消耗量,单位为吨/吨产品,保留三位小数。
【作用】指在生产产品过程中该辅料所起的作用,如催化剂、溶剂、助剂、着色剂等。
特征化学污染物信息:
【特征化学污染物名称】指企业采用某种特定工艺在生产该产品过程中排放的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如氰化物、重金属(汞、镉、铬、铅等)、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不包括反映化学污染物的一些综合性的指标如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也不包括悬浮颗粒物、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物理性污染物和细菌病毒类等生物性污染物。优先填写危害较大、排放量较多的特征化学污染物的名称,最多填写5种主要特征化学污染物名称。
【产生工艺节点】指产生该特征化学污染物的工艺节点名称。如有多个产生节点,可多填。
【排放途径】指特征化学污染物的去向。若特征污染物进入水体则选择“水”,若进入大气则选择“气”,若最终进入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则选择“固废”,可多选。
【备注】填写需特别说明的信息。
5、《各地区产品类别情况》(综化101表)
本综合表供省级、地市级、县级三级环境保护部门汇总本辖区的调查数据使用,采用统一形式,由填报软件生成。
【产品类别名称】指《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国家统计局令第13号)中规定的产品类别名称,与《产品信息》(基化104表)“一、产品基本信息”中“产品类别名称”的一致。
【历史最大产量】指企业建厂至调查基准年底,生产该产品的最大年产量。汇总填写《产品信息》(基化104表)“一、产品基本信息”中“历史最大产量”之和。
【产量】指调查基准年度该产品的实际生产总量,汇总填写《产品信息》(基化104表)“一、产品基本信息”中“产量”之和算。
【调查年底(12月31日)储存量】指调查基准年度12月31日当日该产品的储存量,汇总填写《产品信息》(基化104表)“一、产品基本信息”中“调查年底储存量”之和。
6、《各地区产品中化学物质情况》(综化102表)
本综合表供省级、地市级、县级三级环境保护部门汇总本辖区的调查数据使用,采用统一形式,由填报软件生成。
【产品中化学物质化学名称】指产品中各化学物质成分采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的中文化学名称,填写内容与《产品信息》(基化104表)“二、产品中化学物质信息”中“化学名称”的一致。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指产品中各化学物质成分的在“名单”中的化学文摘号(识别码)。填写内容与《产品信息》(基化104表)“二、产品中化学物质信息”中“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的一致。
【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指产品中各化学物质成分是否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填写内容与《产品信息》(基化104表)“二、产品中化学物质信息”中“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的一致。
【成分折纯量】指产品中各化学物质成分折算成百分百的净重量,汇总填写《产品信息》(基化104表)“二、产品中化学物质信息”中“成分折纯量”之和。
7、《各地区原(辅)料情况》(综化103表)
本综合表供省级、地市级、县级三级环境保护部门汇总本辖区的调查数据使用,采用统一形式,由填报软件生成。
【原(辅)料名称】指原(辅)料的名称,填写内容与《原(辅)料信息》(基化103表)中的“原料名称”和“辅料名称”的一致。
【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指原(辅)料在“名单”中的化学文摘号(识别码),填写内容与《原(辅)料信息》(基化103表)中“化学文摘号(识别码)/临时编码”的一致。
【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指原(辅)料是否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填写内容与《原(辅)料信息》(基化103表)中“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的一致。
【使用量】指调查基准年度全年生产原(辅)料的总使用量,汇总填写《原(辅)料信息》(基化103表)中“总使用量”之和。
【调查年底(12月31日)储存量】指调查基准年度12月31日当日该原(辅)料的储存量,汇总填写《原(辅)料信息》(基化103表)中“调查年底(12月31日)储存量”之和。
8、《各地区化学品企业情况》(综化104表)
本综合表供省级、地市级、县级三级环境保护部门汇总本辖区的调查数据使用,采用统一形式,由填报软件生成。
【地区名称】 省级、地市级环境保护部门汇总时,指其行政区划内下一级行政区域名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汇总时,即为本级行政区域名称。
【企业数量】 指本地区内生产化学品的企业总数量。
【产品总产量】指本地区内所有化学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总和 。
【危险化学品企业数量】指本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总数量,即《企业信息》(基化101表)“一、基本信息”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一项选择“是”的企业总数。
【进入园区企业数量】指本地区进入园区的化学品生产企业总数量,即《企业信息》(基化101表)“一、基本信息”中“进入工业园区情况”一项选择“是”的企业总数。
【有环境应急预案企业数量】指本地区内生产化学品的企业中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企业数,即《企业信息》(基化101表)“二、污染防治及环境应急信息”中“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情况”一项选择“有”的企业总数。
【环评文件有环境风险评价专章企业数量】指本地区内生产化学品的企业中环评文件中有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的企业数,即《企业信息》(基化101表)“二、污染防治及环境应急信息”中“环评文件中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情况”一项,选择“有”的企业总数。
9、《各地区化学品行业情况》(综化105表)
本综合表供省级、地市级、县级三级环境保护部门汇总本辖区的调查数据使用,采用统一形式,由填报软件生成。
【行业分类名称】 指本地区内所有化学品生产企业所属的行业分类名称,按4位码汇总。
【企业数量】 指本地区内该行业类别下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总数量。
【危险化学品企业数量】指本地区内该行业类别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总数量。
【产品类别数量】指本地区内该行业类别下的化学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类别之和。
【产品总产量】指本地区内该行业类别下化学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总和。
1、行政区划代码: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若存在新建行政区域,以当地统计部门提供的代码为准。
2、行业分类代码:详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1),本次调查行业类别代码及名称参见表1。
3、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代码:详见《企业登记注册类型》(1992),参见表2。
4、企业规模代码:详见《统计上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方法》(国统字〔2011〕75号),参见表3.
5、受纳水体代码:详见《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第2卷》。
6、废水排放去向代码:详见《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 523-2009),参见表4。
7、产品分类代码:详见《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国家统计局令第13号)。
8、工业园区代码:详见《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名单》(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
9、化学品用途代码:参见表5。
表1 调查行业范围目录
行业类别代码 | 行业类别名称 | 说明 | ||
大类 | 中类 | 小类 | ||
14 |
|
| 食品制造业 |
|
| 149 |
| 其他食品制造 |
|
|
| 1495 |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 | 指增加或改善食品特色的化学品,以及补充动物饲料的营养成分和促进生长、防治疫病的制剂的生产活动 |
25 |
|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
| 251 |
| 精炼石油产品制造 |
|
|
| 2511 |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 | 指从天然原油、人造原油中提炼液态或气态燃料以及石油制品的生产活动 |
|
| 2512 | 人造原油制造 | 指从油母页岩中提炼原油的生产活动 |
| 252 | 2520 | 炼焦 | 指主要从硬煤和褐煤中生产焦炭、干馏炭及煤焦油或沥青等副产品的炼焦炉的操作活动 |
26 |
|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
| 261 |
|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
|
|
| 2611 | 无机酸制造 |
|
|
| 2612 | 无机碱制造 | 指烧碱、纯碱等的生产活动 |
|
| 2613 | 无机盐制造 |
|
|
| 2614 | 有机化学原料制造 |
|
|
| 2619 | 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
|
| 262 |
| 肥料制造 | 指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的制造 |
|
| 2621 | 氮肥制造 | 指矿物氮肥及用化学方法制成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的生产活动 |
|
| 2622 | 磷肥制造 | 指以磷矿石为主要原料,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制成含有作物营养元素磷的化肥的生产活动 |
|
| 2623 | 钾肥制造 | 指用天然钾盐矿经富集精制加工制成含有作物营养元素钾的化肥的生产活动 |
|
| 2624 | 复混肥料制造 | 指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制成的,含有两种以上作物所需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的化肥的生产活动;包括通用型复混肥料和专用型复混肥料 |
|
| 2625 | 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 | 指来源于动植物,经发酵或腐熟等化学处理后,适用于土壤并提供植物养分供给的,其主要成分为含氮物质的肥料制造 |
|
| 2629 | 其他肥料制造 | 指上述未列明的微量元素肥料及其他肥料的生产 |
| 263 |
| 农药制造 | 指用于防治农业、林业作物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以及仓储、农林产品的防蚀、河流堤坝、铁路、机场、建筑物及其他场所用药的原药和制剂的生产活动 |
|
| 2631 | 化学农药制造 | 指化学农药原药,以及经过机械粉碎、混合或稀释制成粉状、乳状和水状的化学农药制剂的生产活动 |
|
| 2632 | 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 | 指由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基因修饰的微生物等自然产生,以及由植物提取的防治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农药制剂生产活动 |
| 264 |
|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
|
|
| 2641 | 涂料制造 | 指在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中加入颜料、溶剂和辅助材料,经加工后制成的覆盖材料的生产活动 |
|
| 2642 | 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 | 指由颜料、联接料(植物油、矿物油、树脂、溶剂)和填充料经过混合、研磨调制而成,用于印刷的有色胶浆状物质,以及用于计算机打印、复印机用墨等的生产活动 |
|
| 2643 | 颜料制造 | 指用于陶瓷、搪瓷、玻璃等工业的无机颜料及类似材料的生产活动,以及油画、水粉画、广告等艺术用颜料的制造 |
|
| 2644 | 染料制造 | 指有机合成、植物性或动物性色料,以及有机颜料的生产活动 |
|
| 2645 | 密封用填料及类似品制造 | 指用于建筑涂料、密封和漆工用的填充料,以及其他类似化学材料的制造 |
| 265 |
| 合成材料制造 |
|
|
| 2651 | 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 | 也称初级塑料或原状塑料的生产活动,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功能高分子塑料的制造 |
|
| 2652 | 合成橡胶制造 | 指人造橡胶或合成橡胶及高分子弹性体的生产活动 |
|
| 2653 | 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 | 指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主要原料,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成合成纤维单体或聚合体的生产活动 |
|
| 2659 | 其他合成材料制造 | 指陶瓷纤维等特种纤维及其增强的复合材料的生产活动;其他专用合成材料的制造 |
| 266 |
|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
|
|
| 2661 | 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 | 指各种化学试剂、催化剂及专用助剂的生产活动 |
|
| 2662 | 专项化学用品制造 | 指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油脂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生物工程化学品、日化产品专用化学品等产品的生产活动 |
|
| 2663 | 林产化学产品制造 | 指以林产品为原料,经过化学和物理加工方法生产产品的活动 |
|
| 2664 | 信息化学品制造 | 指电影、照相、医用、幻灯及投影用感光材料、冲洗套药,磁、光记录材料,光纤维通讯用辅助材料,及其专用化学制剂的制造 |
|
| 2665 | 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制造 | 指对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处理所专用的化学药剂及材料的制造 |
|
| 2666 | 动物胶制造 | 指以动物骨、皮为原料,经一系列工艺处理制成有一定透明度、粘度、纯度的胶产品的生产活动 |
|
| 2669 | 其他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 指其他各种用途的专用化学用品的制造 |
| ||||
| ||||
| ||||
27 |
|
| 医药制造业 |
|
| 271 | 2710 |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 指供进一步加工化学药品制剂所需的原料药生产活动 |
| 272 | 2720 |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 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诊断的化学药品制剂的制造 |
| 275 | 2750 | 兽用药品制造 | 指用于动物疾病防治医药的制造 |
| 276 | 2760 | 生物药品制造 | 指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活动 |
28 |
|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
| 281 |
| 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 |
|
|
| 2811 | 化纤浆粕制造 | 指纺织生产用粘胶纤维的基本原料生产活动 |
|
| 2812 | 人造纤维(纤维素纤维)制造 | 指用化纤浆粕经化学加工生产纤维的活动 |
| 282 |
| 合成纤维制造 | 指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主要原料,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成单体,聚合后经纺丝加工生产纤维的活动 |
|
| 2821 | 锦纶纤维制造 | 也称聚酰胺纤维制造,指由尼龙66盐和聚己内酰胺为主要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活动 |
|
| 2822 | 涤纶纤维制造 | 也称聚酯纤维制造,指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聚酯)为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活动 |
|
| 2823 | 腈纶纤维制造 | 也称聚丙烯腈纤维,指以丙烯腈为主要原料(含丙烯腈85%以上)生产合成纤维的活动 |
|
| 2824 | 维纶纤维制造 | 也称聚乙烯醇纤维制造,指以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活动 |
|
| 2825 | 丙纶纤维制造 | 也称聚丙烯纤维制造,指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活动 |
|
| 2826 | 氨纶纤维制造 | 也称聚氨酯纤维制造,指以聚氨基甲酸酯为主要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活动 |
|
| 2829 | 其他合成纤维制造 |
|
表2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与代码表
代码 |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
100 | 内资企业 |
110 | 国有企业 |
120 | 集体企业 |
130 | 股份合作企业 |
140 | 联营企业 |
150 | 有限责任公司 |
160 | 股份有限公司 |
170 | 私营企业 |
190 | 其他企业 |
200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210 | 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企业 |
220 | 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企业 |
230 | 港、澳、台商独资企业 |
240 |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300 | 外商投资企业 |
310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
320 |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
330 | 外资企业 |
340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表3 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1-大型 | 2-中型 | 3-小型 | 4-微型 |
职工人数(X) | 人 | X≥1000 | 300≤X<1000 | 20≤X<300 | X<20 |
营业收入(Y) | 万元 | Y≥40000 | 2000≤Y<40000 | 300≤Y<2000 | Y<300 |
表4 废水排放去向和代码表
代码 | 废水排放去向分类 | 说明 |
A | 直接进入海域 |
|
B | 直接进入江河、湖、库等水环境 |
|
C | 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江河、湖、库) |
|
D | 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沿海海域) |
|
E | 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 指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 |
F | 直接进入污灌农田 |
|
G | 进入地渗或蒸发地 |
|
H | 进入其它企业 |
|
L |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 | 指通过开发区的建设、城市规划、产业整合、在工业废水排放集中区建设的工业废水处理厂,它通过污水收集系统实现工业废水的集中处理 |
K | 其他 | 包括回喷、回填、回灌、回用等 |
表5 化学品用途代码表
序号 | 用途分类 | 详细用途分类 | |
代码 | 详细用途分类名称 | ||
|
|
|
|
1 | 出口用 | 01a | 出口用 |
2 | 中间体(合成原料、聚合原料、聚合引发剂等) | 02a | 中间体(合成原料、聚合原料、聚合引发剂等) |
3 | 试验研究用 | 03a | 试验研究用 |
4 | 试剂 | 04a | 试剂 |
5 | 食品添加物、容器包装、玩具、洗涤剂(洗涤剂限用于餐具和食品) | 05a | 食品添加物、容器包装、玩具、洗涤剂(洗涤剂限用于餐具和食品) |
6 | 农药 | 06a | 农药 |
7 | 肥料 | 07a | 肥料 |
8 | 饲料添加剂 | 08a | 饲料添加剂 |
9 | 医药品(含动物用) | 09a | 医药品(含动物用) |
10 | 化妆品 | 10a | 化妆品 |
11 | 涂料、清漆、表面涂层用溶剂;印刷油墨、复印用溶剂;杀菌剂用溶剂 | 11a | 涂料用溶剂、涂料稀释剂、脱漆剂 |
11b | 清漆用溶剂、绝缘清漆用溶剂 | ||
11c | 表面涂层用溶剂、抵制涂敷用溶剂 | ||
11d | 印刷油墨用溶剂、油墨去除剂、复印用溶剂 | ||
11e | 杀菌剂用溶剂 | ||
11z | 其他 | ||
12 | 黏合剂、黏着剂、密封材料用溶剂 | 12a | 黏合剂、黏着剂用溶剂,胶粘剂去除剂,胶去除剂 |
12b | 由溶剂进行胶粘 | ||
12c | 密封材料用溶剂 | ||
12z | 其他 | ||
13 | 清洗用溶剂 | 13a | 非水性(脱脂清洗用等)、准水性(助焊剂清洗用等) |
13b | 光刻胶显影用溶剂、抗剥离剂 | ||
13z | 其他 | ||
14 | 洗衣用清洗剂(主要用在洗涤业) | 14a | 干洗溶剂 |
14b | 去污剂 | ||
14z | 其他 | ||
15 | 工业用溶剂(不包括上述溶剂) | 15a | 合成反应用溶剂 |
15b | 纺织和制膜用溶剂(包含二硫化碳) | ||
15c | 提取和提纯溶剂 | ||
15d | 稀释溶剂 | ||
15z | 其他 | ||
16 | 喷雾剂用 | 16a | 气雾喷射剂(氟利昂气体等)、稀释剂 |
16z | 其他 | ||
17 | 其他溶剂 | 17a | 其他溶剂 |
18 | 化学过程调节剂 | 18a | 催化剂、催化剂载体 |
18b | 分散剂、乳化剂 | ||
18c | 聚合调节剂、阻聚剂、稳定剂 | ||
18z | 其他 | ||
19 | 着色剂(染料、颜料、色素,涂料、印刷油墨、皮革处理剂、纤维处理剂、纸和纸浆试剂用着色剂除外) | 19a | 着色剂(染料、颜料、色素) |
19b | 发色剂、发色助剂 | ||
19c | 荧光增白剂 | ||
19z | 其他 | ||
20 | 水性洗涤剂、蜡1(工业用途,纤维处理剂、纸和纸浆试剂用除外) | 20a | 肥皂、洗涤剂(表面活性剂) |
20b | 无机和有机强碱、漂白剂 | ||
20c | 防止再次附着用剂、螯合剂(增洁剂、添加剂) | ||
20d | 无机酸、有机酸(金属表面的锈、水锈洗涤剂) | ||
20e | 防锈剂 | ||
20f | 蜡(汽车、皮革用等) | ||
20z | 其他 | ||
21 | 水性洗涤剂、蜡2(家庭用等用途) | 21a | 肥皂、洗涤剂(表面活性剂) |
21b | 无机和有机强碱、无机和有机酸、漂白剂 | ||
21c | 防止再次附着剂、螯合剂(增洁剂、添加剂) | ||
21d | 柔软剂 | ||
21e | 蜡(地板、汽车、皮革等) | ||
21z | 其他 | ||
22 | 涂料(涂料、清漆原料)、表面涂层用助剂(含底漆) | 22a | 着色剂(染料、颜料、色素) |
22b | 增塑剂 | ||
22c | 稳定剂(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防沉剂、防凝胶化剂) | ||
22d | 填料剂(填料) | ||
22e | 缓蚀剂、防锈剂、防腐剂、防霉剂 | ||
22f | 乳化剂、分散剂、防粘连剂 | ||
22g | 防结皮剂、增粘剂、消泡剂 | ||
22h | 交联剂、固化剂、光聚合引发剂、粘结剂成分 | ||
22i | 光固化涂料单体和低聚物 | ||
22j | 干燥加速剂、湿润剂、阻燃剂、防水剂 | ||
22z | 其他 | ||
23 | 印刷油墨、复印用药剂、调色剂等(含书写用具、抗油墨用) | 23a | 着色剂(染料、颜料、色素)、感热色素、感压色素、显色剂 |
23b | 增塑剂 | ||
23c | 稳定剂(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防沉剂、防凝胶化剂等) | ||
23d | 防结皮剂、增粘剂、消泡剂 | ||
23e | 乳化剂、分散剂、防粘连剂 | ||
23f | 紫外线和电子线固化油墨的单体和低聚物、感光剂 | ||
23g | 干燥加速剂、湿润剂 | ||
23z | 其他 | ||
24 | 防污剂(渔网用、船底涂料用) | 24a | 渔网用防污剂 |
24b | 船底涂料用防污剂 | ||
25 | 杀菌剂1(农药、非医药品除外) | 25a | 杀菌剂、杀虫剂、防腐剂、防霉剂、木材防腐和防蚁处理剂 |
26 | 杀菌剂2(农药、非医药品除外,工业用途/工序内使用,不进入产品中) | 26a | 滋扰害虫用杀虫剂(杀虫剂、防虫剂、昆虫引诱剂、增效剂等) |
26b | 气态杀菌剂、熏蒸和烟雾剂 | ||
26c | 杀菌剂、消毒剂、防腐剂 | ||
26d | 湿润剂、乳化剂 | ||
26z | 其他 | ||
27 | 杀菌剂3(农药、非医药品除外,家庭用等的用途) | 27a | 滋扰害虫用杀虫剂(杀虫剂、防虫剂、昆虫引诱剂、增效剂等) |
27b | 熏蒸和烟雾剂、纤维的防虫剂 | ||
27c | 杀菌剂、消毒剂、防腐剂、防霉剂 | ||
27d | 非农业耕地用除草剂 | ||
27e | 白蚁驱除剂、防蚁剂 | ||
27f | 湿润剂、乳化剂 | ||
27z | 其他 | ||
28 | 火药、炸药(含烟花) | 28a | 火药、炸药 |
28b | 爆炸抑制剂 | ||
28z | 其他 | ||
29 | 调味剂 | 29a | 香料、空气清新剂、吸臭剂 |
29b | 除臭剂 | ||
29z | 其他 | ||
30 | 黏合剂、黏着剂、密封胶、密封材料(含底漆) | 30a | 粘结剂成分(含有耦合剂)、固化剂 |
30b | 增塑剂、填料剂 | ||
30c | 稳定剂(抗老化剂等) | ||
30d | 防腐剂、防霉剂 | ||
30e | 阻燃剂、导电剂 | ||
30z | 其他 | ||
31 | 照片、光刻胶和印刷版材料 | 31a | 感光剂 |
31b | 感光性树脂单体、低聚物;正光敏树脂 | ||
31c | 色素形成耦合器(彩色照片用) | ||
31d | 固色剂、稳定剂 | ||
31e | 敏化剂、脱敏剂、交联密度提高剂、抗添加剂 | ||
31f | 显影剂(水溶性处理药品) | ||
31z | 其他 | ||
32 | 纤维处理剂 | 32a | 纺纱、纺绩油剂 |
32b | 洗涤剂、提炼洗涤剂(皂洗剂) | ||
32c | 螯合剂 | ||
32d | 漂白剂 | ||
32e | 匀染剂、渗透剂、促染剂、媒染剂(印染助剂) | ||
32f | 分散剂、消泡剂 | ||
32g | 丝光助剂 | ||
32h | 固定剂(固着剂) | ||
32i | 柔软剂 | ||
32j | 脱胶剂 | ||
32k | 着色剂(染料、颜料)、荧光增白剂 | ||
32l | 浸渍增强剂 | ||
32m | 防火剂、阻燃剂 | ||
32n | 防水和防油剂、防水加工剂 | ||
32o | 形态稳定加工剂 | ||
32p | 抗静电剂 | ||
32q | 防臭和防污加工材料、变色防止剂 | ||
32z | 其他 | ||
33 | 纸和纸浆试剂 | 33a | 黏质物控制剂 |
33b | 漂白剂 | ||
33c | 分散剂、消泡剂(表面活性剂) | ||
33d | 成品率提高剂 | ||
33e | 着色剂(染料、颜料)、荧光增白剂 | ||
33f | 纸张强度增进剂、浸渍增强剂 | ||
33g | 浆纱 | ||
33h | 防火剂、阻燃剂 | ||
33i | 防水和防油剂、防水加工剂 | ||
33j | 表面涂层用剂 | ||
33z | 其他 | ||
34 | 合成树脂(塑料)材料以及添加剂(成形材料的调配/成形加工用) | 34a | 增塑剂 |
34b | 稳定剂(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防沉淀剂抗氧化剂等) | ||
34c | 阻燃剂 | ||
34d | 抗静电剂 | ||
34e | 防雾剂、液滴剂 | ||
34f | 填料剂(填料)、稀释剂 | ||
34g | 发泡剂(有机发泡剂、无机发泡剂) | ||
34h | 铸件和发泡注塑材料(预聚物中单体等) | ||
34i | 固化剂、交联剂(FRP用苯乙烯单体等) | ||
34j | 固化促进剂 | ||
34k | 晶体成核剂 | ||
34l | 润滑剂、脱模剂 | ||
34z | 其他 | ||
35 | 橡胶用添加剂 | 35a | 硫化促进剂 |
35b | 硫化剂、脱硫化剂 | ||
35c | 稳定剂(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乳化剂、防凝胶化剂、防沉淀剂抗老化剂等) | ||
35d | 增塑剂、强化剂 | ||
35e | 发泡剂(有机发泡剂、无机发泡剂) | ||
35f | 烧焦防止剂、胶溶剂、调整剂(加工助剂) | ||
35g | 抗静电剂,阻燃剂 | ||
35h | 胶乳凝固剂 | ||
35z | 其他 | ||
36 | 皮革处理剂 | 36a | 准备过程(鞣制前)药剂 |
36b | 鞣剂(硫酸铬、甲醛、合成鞣酸等) | ||
36c | 整理剂(着色剂、着色助剂、防水和防油剂等) | ||
36z | 其他 | ||
37 | 玻璃、搪瓷、水泥 | 37a | 玻璃和搪瓷的原料 |
37b | 玻璃和搪瓷的添加剂 | ||
37c | 水泥的原料 | ||
37d | 水泥的添加剂 | ||
37z | 其他 | ||
38 | 陶瓷、耐火材料、精细陶瓷 | 38a | 陶瓷和耐火材料、精细陶瓷的原料 |
38b | 陶瓷和耐火材料、精细陶瓷的添加剂(等) | ||
38c | 加厚材料、粘结剂 | ||
38d | 脱模剂 | ||
38z | 其他 | ||
39 | 砂轮、研磨剂、摩擦材料 | 39a | 砂轮和研磨剂、摩擦材料的原料 |
39b | 砂轮和研磨剂、摩擦材料的添加剂 | ||
39c | 加厚材料、粘结剂 | ||
39z | 其他 | ||
40 | 金属、合金的原料、铸造材料 | 40a | 金属、合金的原料 |
40b | 铸造用粘结剂和固化剂 | ||
40c | 助熔剂、接种剂 | ||
40d | 脱模剂 | ||
40z | 其他 | ||
41 | 表面处理剂(电镀、无电解电镀药剂、蚀刻剂等) | 41a | 电镀药剂(涂层成分) |
41b | 电镀池添加剂(光泽增加剂、抗烟雾剂等) | ||
41c | 无电解电镀、阳极氧化、热喷涂和表面固化处理药剂 | ||
41d | 真空电镀(真空蒸镀、溅射等)药剂 | ||
41e | 蒸镀和清洗用气体(半导体制造等) | ||
41f | 蚀刻处理药剂 | ||
41z | 其他 | ||
42 | 焊条、焊接 | 42a | 焊条助熔剂 |
42b | 焊接用抗氧化剂 | ||
42z | 其他 | ||
43 | 液压油(液压用、AT液压油等)、绝缘油 | 43a | 液压油的原油 |
43b | 绝缘油的原油 | ||
43c | 极压剂、减摩剂 | ||
43d | 乳化剂、清洗分散剂 | ||
43e | 粘度指数调整剂 | ||
43f | 抗氧化剂、防锈剂 | ||
43z | 其他 | ||
44 | 磨削油(切削油)、润滑油 | 44a | 研磨油的原油 |
44b | 润滑油的原油 | ||
44c | 极压剂、减摩剂 | ||
44d | 乳化剂、洗净分散剂 | ||
44e | 粘度指数调整剂 | ||
44f | 抗氧化剂、阻燃剂、防锈剂 | ||
44z | 其他 | ||
45 | 电气电子材料 | 45a | 磁性材料(不包括存储媒体)、压电材料、传导材料和超传导材料 |
45b | 半导体、二极管(含LED)、太阳电池材料 | ||
45c | 电容、电阻器材料 | ||
45d | 荧光体、液晶、有机EL材料 | ||
45e | 密封材料、绝缘材料 | ||
45f | 电子媒体(辅助存储装置)材料(磁性体、光吸收色素等) | ||
45z | 其他 | ||
46 | 电池(含有蓄电池) | 46a | 电解质、电解液、导电剂 |
46b | 电极材料 | ||
46z | 其他 | ||
47 | 水处理剂 | 47a | 防腐剂、防锈和防腐蚀剂(清罐剂) |
47b | 硬水软化剂 | ||
47c | 絮凝剂、PH调节剂(中和剂) | ||
47d | 金属离子封锁剂(螯合剂等) | ||
47z | 其他 | ||
48 | 干燥、吸附剂 | 48a | 吸收剂 |
48b | 吸附剂(脱氧剂等) | ||
48c | 干燥剂 | ||
48z | 其他 | ||
49 | 热媒体 | 49a | 冷媒和冷却剂 |
49b | 热媒和加热剂 | ||
49z | 其他 | ||
50 | 防冻液 | 50a | 防冻液(冷却液(LLC)等) |
50b | 防锈和防腐蚀剂 | ||
50z | 其他 | ||
51 | 建筑材料添加物(混凝土混和剂、木材加固浸泡剂等) | 51a | 表面固化剂 |
51b | 强化剂和减水剂 | ||
51c | 脱模剂、消泡剂 | ||
51d | 加固溶剂 | ||
51e | 防污剂(除渔网和船底涂料外的防水剂等) | ||
51z | 其他 | ||
52 | 分散剂以及填埋处理前处理药剂 | 52a | 防冻剂(融雪剂等) |
52b | 土壤改良材料 | ||
52c | 消火剂 | ||
52d | 人工降雨剂 | ||
52e | 粉尘结合剂、煤尘处理(抑制重金属溶出等)剂 | ||
52z | 其他 | ||
53 | 分离、精制、提取剂 | 53a | 浮游选矿剂、浮游抑制剂、絮凝剂 |
53b | 金属捕捉剂 | ||
53c | 光学分割剂 | ||
53z | 其他 | ||
54 | 燃料以及燃料添加剂 | 54a | 燃料 |
54b | 清洗分散剂、氧化防止剂、粘度指数调整剂、防锈剂 | ||
54c | 燃烧促进剂、十六烷值价提高剂、抗爆剂 | ||
54d | 防结冰剂 | ||
54z | 其他 | ||
55 | 其他原料和添加剂 | 55a | 其他原料和添加剂 |
56 | 家具、清洁及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化学物质 | 56a | 地板覆盖物 |
56b | 泡沫坐椅及床上用品 | ||
56c | 家具和装饰用品(不含其他已列出的类别) | ||
56d | 纺织、皮革产品(不含其他已列出的类别) | ||
56e | 清洁和家具护理产品 | ||
56f | 衣物及餐具洗涤用品 | ||
564g | 水处理产品 | ||
564h | 个人护理产品 | ||
56i | 空气清洁产品 | ||
56j | 服装、鞋类护理产品 | ||
56z | 其他 | ||
57 | 建筑、油漆,电器和金属产品中的化学物质 | 57a | 胶粘剂和密封剂 |
57b | 油漆和涂料 | ||
57c | 建筑物/构筑物材料-木材及工程用木制产品 | ||
57d | 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材料 | ||
57e | 电器、电子产品 | ||
57f | 其他金属产品 | ||
57g | 电池 | ||
57z | 其他 | ||
58 | 包装材料、纸张、塑料制品、玩具、文娱用品中的化学物质 | 58a | 食物包装材料 |
58b | 纸制品 | ||
58c | 没有其他覆盖层的塑料和橡胶产品塑胶产品(不含其他已列出的类别) | ||
58d | 玩具、运动场和体育器材 | ||
58e | 绘画、手工制作及其他供业余爱好用产品 | ||
58f | 墨水、碳粉和着色剂产品 | ||
58g | 照相器材、胶片和光化学品 | ||
58z | 其他 | ||
59 | 汽车、燃料、农业,户外使用的产品中的化学物质 | 59a | 汽车保养产品 |
59b | 润滑油脂 | ||
59c | 防冻、除冰产品 | ||
59d | 燃料及相关产品 | ||
59e | 爆炸物品 | ||
59f | 农用产品(非杀虫剂) | ||
59g | 草坪、花园护理产品(非杀虫剂) | ||
59z | 其他 | ||
60 | 其他 | 60a | 其他 |